淮剧传统戏的美学精神

  淮剧在早期的“三可子”演出中,只有小生、小旦和小丑三个行当。随着时间的推移,剧种从徽剧、京剧等兄弟剧种中大量吸收艺术养料,尤其是进入上海以后,淮剧的行当迅速发展完备。

  淮剧行话中,就有“大二三花脸,老少父母旦”的说法。

  淮剧大花脸:扮演帝王将相,以唱为主,注重表演和人特刻画。代表剧目如《封神榜》中的纣王;《打严嵩》中的严嵩;也有以说白取胜,淮剧行话称为“粉脸”。

  淮剧二花脸:扮演较有武功的人物,或箭衣短打,或穿靠披甲,该行当长于跌滚翻打,偏重刀枪把子功。

  淮剧三花脸:也称作小花脸。该行当讲究身手矫健,灵活自如,表演口齿清楚,诙谐幽默,也被称为小丑。

  淮剧老生:扮演年长的男性角色,以唱取胜,可分为贫苦老生、袍带老生、摔掼老生和文武老生等,注重表演和人物塑造。

  淮剧小生:扮演年轻的男性角色,如文弱儒雅的文小生、文武兼备的文武小生,和以武功见长的武生等。淮剧小生都以大段唱腔见长,注重表演和念白的功夫。

  淮剧老旦:扮演年长女性角色,偏重唱功和做工。

  淮剧小旦:扮演年轻女性角色,其中也有庄重沉稳的青衣,以及活泼可爱的花旦,还有武打精彩的武旦等。

  淮剧的脚色行当大致可分为旦脚(正旦、小旦、彩旦和老旦),生脚、丑脚和花脸四行,各行又分为不同的小行和各自不同的戏路。

  淮剧自早期阶段,便大量吸收了徽剧、京昆的美学精神和艺术技法,并且在传统戏中沿袭至今。

  淮剧有着一整套繁密完备的舞台表演程式,是传统戏曲的表演体系。

  在人物动作方面的程式,大致可分为造型程式系列、动作程式系列、声音程式系列和编导程式系列。如:开门关门、上船下船、上楼下楼等,按照美的原则进行了虚拟化、意境化的高度提炼、概括、装饰、夸张,形成了代代相传的表演习惯。这是淮剧传统戏表演中规范性极强的艺术表现手段,如:身段、手势、步法、工架和武打等。

  淮剧传统戏的造型程式,包括了各个行当的人物形象和舞台画面造型这两个方面。如:人物扮相、脸谱、行头、桌围椅帔、台幕、砌末、火彩等。

  淮剧传统戏的动作程式,固定了演员在舞台上一举一动的规范。如:起霸、走边、趟马、入睡、饮酒等,周密严格,应有尽有,可谓庞大。

  淮剧传统戏的声音程式,表达在念白、唱腔和伴奏等三方面,各自成体系,有严格的规范和艺术境界,推动展现了剧情的发展,刻画了人物思想感情和舞台上规定情景的气氛。

淮剧传统戏在编导方面,一如京昆的程式系列。淮剧传统戏的编排,讲究简洁、写意、雅俗共赏和戏曲韵味。这方面的程式,博大精深,不胜枚举。如:念扑灯蛾、自报家门、跑圆场、开打、搭架子、二龙出水上等。在反映古时人物生活的范围内,展现了角色的生活场景和人物心境。

责任编辑:淮小戏
文章标签: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