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的淮剧

老上海的淮剧

淮剧作为苏北地方剧种在上海的代表,已经成为海派戏剧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淮剧,又名江淮戏,起源于清代中叶苏北一带,由流行的家民号子和田歌雷雷腔、栽秧调逐渐发展而成,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1906年,淮河洪水泛滥,大批苏北难民和淮戏艺人逃荒进入上海。

淮剧之东西路与南北派

淮剧之东西路与南北派

淮剧发源于江淮的里下河地区,淮剧的命名,它与淮阴、淮安的地名一样,都是因淮河而得名。淮剧这一地方剧种,发源于淮河下游苏北里下河地区,淮阴、淮安、盐阜、宝应、兴化等地区都在其地域范围之内。

淮剧已融入海派文化的血脉中

淮剧已融入海派文化的血脉中

在中国戏曲艺术的百花园中,淮剧以其粗犷朴实之美独具特色。它发源于苏北农村,成长于大都市上海,一代代淮剧人为了实现将江淮小戏融入海派文化的梦想而不断追求、不息探索。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淮剧更是“擅文擅武,能古能今”,兼具地方戏曲剧种的乡土气息和都市生活的现代气息,有着承揽各类题材的表现能力。

淮水汤汤 淮音袅袅——淮安的淮剧史载十则

淮水汤汤 淮音袅袅——淮安的淮剧史载十则

淮剧历史悠久,产生和发展脉络清晰,其雏形至少可追溯至唐宋以前的淮安方言剧唱。传统淮剧成型于明代以后,《大明一统志》中记载淮安:“演剧纵饮,抵暮而归,侈悖极矣。缘牙侩之徒,争涂耳目,浸淫成风。”20世纪初,淮剧开始风靡上海;20世纪中叶,“淮剧”在上海正式定名。1953年,上海市淮剧团成立,首任团长即淮安人筱文艳。

关于淮剧《阎惜姣》的几点思考

关于淮剧《阎惜姣》的几点思考

昆剧《杀惜》以塑造宋江重情义,轻女色,仗义疏财;另一个侧面又表现出:意志不坚,优柔寡断。淮剧《阎惜姣》以阎惜姣为主,给予这个被鞭笞的女性以新的意义,值得一看。

故土他乡皆此心 所有闯上海的人都应该来看——淮剧《闯上海》

故土他乡皆此心 所有闯上海的人都应该来看——淮...

​淮剧自1906年进入上海后,百多年来在海派文化的熏陶下图变求新,在题材、音乐、表演、舞美等各方面逐渐形成“都市淮剧”的面貌与海派文化的风格。尽管如此,故土他乡皆为此心,上海淮剧初心不变、本体依然、感情深厚,与故乡的淮剧界长期保持着广泛交流与深度合作。新时代以来,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发展、一体化格局的构建,沪苏两地淮剧的主题、题材、创演理念及艺术风格既保持了相对独立性,又有宏观共识和微观趋近的现象。

吴秀明:浅谈新编现代淮剧《村官八把手》

吴秀明:浅谈新编现代淮剧《村官八把手》

淮剧《村官八把手》是一部讲述苏北农村河长故事的现代戏,也是江苏省第一部河长大戏。该剧是由知名编剧袁连城创作,淮安市淮剧团精心打造的“运河三部曲”的开篇之作。

刘彦君:“叠加”的力量——谈淮剧《村官八把手》的叙事技巧

刘彦君:“叠加”的力量——谈淮剧《村官八把手》...

《村官八把手》是一部聚焦环保的作品,叙述的是年轻的新河长取代老河长,解决绿水村河流污染的故事。对观众们来说,知道了新河长要来的开头,河清水绿的结局就不难想象了。

王宁:“地方”的魅力——新编淮剧《村官八把手》简评

王宁:“地方”的魅力——新编淮剧《村官八把手》简评

淮剧《村官八把手》入选了江苏艺术基金2022年度资助项目,为2022年度江苏紫金艺术节入选剧目。戏曲由淮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中共金湖县委宣传部出品,淮安市淮剧团打造。编剧袁连成,为苏北著名编剧,也是盐城戏曲作家群的代表人物,尤以“村官”系列蜚声剧坛。导演为资深导演蒋宏贵,他执导的《鸡毛蒜皮》曾经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江苏淮剧的时代性特征

江苏淮剧的时代性特征

地方剧种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艺术审美和价值,被地方民众所熟知和喜爱。如果我们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此类艺术形式的传承和发展,必然会发现地方文艺和剧种在其自身成熟体系形成的过程中,始终与社会发展、公众审美、主流艺术等进行着持续的交融,取长补短。这是艺术发展和创新的规律,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后者永远是前者创作的灵感来源和力量来源,贯穿在一切艺术创作的始终。

17165条记录首页上页12345下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