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土”戏台
近年来,我最为开心的莫过于去镇文化娱乐城、农民康乐园等文化场所看戏听戏。江苏省昆山市淀山湖镇是闻名遐迩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戏曲之乡,这里的文体站和每个农村都搭有大戏台拥有一个戏班子。在每一年里,比如什么戏曲周、艺术节、文艺汇演、江浙沪来淀汇演,天南地北等巡回演出,丰富多彩的节目,让我目不暇接,与第二故乡广大戏迷过足了戏瘾。
面对亮丽豪华气派的大戏台,聆听抑扬顿挫的戏曲前奏,实在是一种美的享受。戏台是乡间的文化中心,抒发着民间精神。曾记以往,在我出生之地苏北阜宁老家劳累了一年的父老乡亲,在土戏台下找一个歇息地,使困顿的精神得到有效舒展。在过去,唱戏在乡里可以说是一件大事,是农家人聚了一年的心劲操办起来的。能修得起戏台能唱大戏的村庄,都是一些中心村或大村,因为一般的村子是修不起戏台,甚至请不起戏班子的。所以,每当有村庄唱大戏,那消息就像风一样立马传开,四邻八村的人们早早就赶来了。但见大姑娘小媳妇们细心梳洗打扮,头发用麻油梳的亮闪闪,穿了平时一直舍不得穿的花衣裳,拿了自己一年来积攒的有限零花钱,找上小姐妹结了伴儿,拣了近路往戏场赶。这时,四方的小路上便涌动起一片艳丽的色彩。
看戏,从一开始就有了欢喜的气氛。戏开演了,人们随着戏台上的人物命运时喜时忧,跟着鼓点和唱腔喝彩。当时,戏台之上演出的基本都是淮剧古装戏,节目有《秦香莲》、《牙痕记》、《赵五娘》等。这以后,土戏台相继演出样板戏,我村就排演一场大型淮剧《沙家浜》,一时间在周边乡村引起轰动,剧团还走出去与邻村交流演出,淮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都陆续来到我村戏台上演,乡亲们虽苦累也值得,真正过了一把戏瘾。
乡村土戏台,其实就是用泥土堆成的。那时候,一到了年底,学校正好放寒假,大队为了提高干部群众的文化生活过个快乐的春节,早早就忙着了。操场是戏台的最佳地址,在台的左右与前面分别挖出一方壕沟,将沟土向台中央堆积平整加以压实,然后在台的四周埋上木柱,戏台两侧以及背面天棚均用草帘遮挡,后面的幕墙,留出便于演员上下台的耳门,土戏台就基本成型了。演出一般都在下午与晚上,好的节目都会保留在晚场进行。演出时用一台扩音机,在戏台的上方,拉上两只高音喇叭,当然音响效果不是很好不时产生刺耳的噪声,让负责音响的师傅手忙脚乱,这时台上台下会笑声一片,好在受条件限制观众难得有机会看戏,所以对这些小节一般不会太计较。晚场演出,因当时没有电力设备,采用的都是能打气的汽油灯,或是烧煤油的马灯。在戏台两侧上方各挂上两盏,倒也显得灯火通明气派大方。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农村电力设施不断完善,土戏台,这个农耕时代的产物,逐步淡出历史舞台。一些条件好的乡村,开始建造室内剧场取代露天土戏台,百姓再也不用头顶星星脚踩冰雪看戏了。
如今在我安居之地,在享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戏曲之乡美誉的淀山湖镇看戏,那种在台下当观众的感觉与以往很不一般。戏台空间变大了,背景灯光变美了,音响字幕太好了,观众座椅舒服了。去年春节前夕的一个夜晚,对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戏曲之乡淀山湖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夜晚,第六届江苏省小戏小品大赛颁奖晚会,在镇文化中心剧场隆重举行,这是江苏省文艺家文化惠民系列活动,带给戏曲之乡的又一台丰盛文化大餐。当晚,我带着孙女,拿着镇文联早就发到手中的戏票准时入场,真没想到在当晚节目单里竟然有获奖节目上演;如江苏省淮剧团的现代淮剧《金字招牌》、响水县淮剧团的《公鸡做媒》。人在他乡能够有幸在异乡的戏台上看到老家的乡音淮剧,那种亲切感幸福感自豪感由心而生,当演出到精彩处,我与孙女尽情为演员鼓掌喝彩,另外我还开着手机向同是戏曲迷正在店里做生意我的妻子进行现场直播,把快乐共同分享到家。
通联:江苏省昆山市淀山湖镇文联 电话:0512-57485598 13511630204
邮箱:215345邮编:215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