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文化对“西路”淮剧的影响


  运河文化对淮剧特色所起的作用
  运河文化对淮剧的剧目、唱腔音乐、语言和词格句式都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一、淮剧的剧目。淮剧剧目大体上分为四种类型:
  1.“对子戏”和“三小戏”,如《种大麦》、《大补缸》、《磨豆腐》等。这类剧目多为表现农村生活的小戏,只有生、旦、丑三两个角色。演唱曲调也多为农村小调,表演纯朴自然、和谐风趣,生活气息浓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2.长期积累和形成的淮剧的传统剧目,老艺人统称之为“九莲、十三英、七十二记”。“九莲”即秦香莲、蔡玉莲、王玉莲、潘金莲、窦金莲、陆金莲、李翠莲、李桂莲、兰玉莲。“十三英”即顾凤英、罗凤英、成凤英、苏凤英、殷凤英、王大英、王二英、王月英、王鸾英、王桂英、周桂英、林鸾英、苏迪英。“七十二记”即《合同记》、《金钗记》、《孝灯记》、《罗帕记》、《兰衫记》、《三元记》、《大琵琶记》、《白兔记》等。这些剧目大多表现家庭的伦理道德,或是男女爱情的悲欢离合,情节生动曲折,语言通俗易懂,观众喜闻乐见,久演不衰。其中剧目也多具有本剧种特色,如《秦香莲》改“包公断案”为秦香莲亲审忘义变心的丈夫陈世美,更能适合本地听众的口味,大快人心。
  3.幕表连台本戏。这类剧目原无固定台词,全凭演员根据幕表进行即兴创作,传奇色彩较浓,如《乾隆传》、《安邦定国志》、《飞龙传》、《封神榜》,以及一些公案戏《彭公案》、《包公案》、《施公案》等。其中一些剧目经过加工整理以后,也已成为传统剧目。
  4.新编的古装戏和现代戏。这些剧目都是抗日战争以后,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新创作的,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紧跟时代发展的脉搏。现代戏中影响较大的有《渔滨河边》、《照减不误》、《刘桂英是朵大红花》、《红鼻子参军》、《懒龙伸腰》、《绝头路》、《干到底》,以及《刘老庄战斗》、《新旅战歌》、《情与法》、《孔繁森》等;新编的古装戏有《关天培》、《斩韩信》、《李毓昌》、《恩娶义嫁》、《吴承恩》等。特别是近年内排演的《红岩魂》、《开国总理周恩来》、《好支书李元龙》等,更是高唱主旋律,坚守淮安人民的精神家园。
  二、淮剧的唱腔音乐。它主要是由田歌、号子以及民间说唱发展而来的,后来也吸收了徽剧、京剧的一些行腔因素,充实和增强了情感表现力,逐步形成以[淮调]、[拉调]、[自由调]为主要曲调,以[下河调]、[靠把调]、[悲调]、[十字调]等为辅助曲调,并结合运用[种大麦]、[八段锦]、[磨豆腐]、[花鼓调]等民歌小调为一体的声腔系统。
  [淮调]是在淮安楚州、涟水一带的田歌、号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曲调,它的特点是高亢、奔放、浑厚、有力,演唱起来,“打雷雷”的味道特浓,有着特定地域的乡土风情,最具有“西路”淮剧的特色。它也是淮剧声腔构成中最基本的曲调,正是由于有了[淮调]的兴起,才奠定了淮剧这一剧种唱腔音乐的基础,也才有了这一剧种形成的基础。
  西路淮剧的杰出代表、市淮剧团的创始人、著名艺术家周茂贵先生在[淮调]的基础上创造了[老淮调],为无伴奏演唱,他所演唱的连环句,一口气能唱几十句,这在各流派的淮剧中是没有的,这一独树一帜的唱法轰动一时,大出风头,为淮剧迷们所推崇。
  [拉调]是由自幼做过香火戏的“僮子”,后学过徽剧、京剧,又改唱江淮戏的谢长钰首创的。[拉调]的出现,增加了一些剧场演出时文雅细腻的特色。[拉调]形成以后,又有诸多艺人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和所演行当的要求,不断改进和发展。
  [自由调]系淮安籍淮剧艺术家筱文艳首创。这种曲调的旋律、乐句、词句等都更为自由,使淮剧音乐的表现手法更为多样化。[自由调]产生以后,诸多艺术家为它的再发展做出过努力,进一步形成了不同的风格。
  抗战时期的1942年秋,由淮安的新安旅行团建立了苏北文工团。该团又组成了“淮戏研究小组”,在他们编演的新剧目中,唱出了[新淮调]、[新拉调]、[新悲调],被当时的专业和业余剧团以及广大民众广为学唱。建国后,淮剧的唱腔音乐有了进一步发展,产生了[新兰桥调]、[新种田调]、[新大补缸调]、[新下河调]等等。
  三、淮剧的语言和词格句式。淮剧的舞台语言,总体上属于苏北以及北方语系,常用的韵部有13个,而在用于较为诙谐的情节,或是用于反面人物时,还常用现在北方话中早已没有了的,但在淮安方言中仍保留着的6个入声韵类。1961年,淮剧艺术考定委员会界定淮剧语言以建湖县方言为基调,同时适当吸收周围地区具有普遍意义的个别字音加以丰富。
  淮剧唱词的基本句式是七字句、十字句,但也经常结合运用八字句、六字句、五字句、四字句、三字句。综合性地运用各种句式,可使词句节奏时松时紧,增强对比性。
责任编辑:淮小戏
文章标签: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