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剧历史-淮剧在摇篮期的萌芽与成长

  1、淮剧溯源,古时民间的歌舞图腾
  长江以北的一些地区,在新石器时代就已能制作彩陶。商代时长江南北都能生产精美的青铜器皿。春秋后期,吴地文化迅速发展,成为发达的礼乐之邦。根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春秋鲁定公十年(前500年)春孔子相鲁,会齐侯于夹山(今赣榆县境内),即有“优倡侏儒为戏于前”的歌舞表演。连云港锦屏山尾矿坝曾出土九件一套编钟,确认是春秋时物,表明这一时期的吴地乐舞已然自成体系。根据《中国戏曲志·江苏卷》中的相关记载——战国时期,吴国为越国所灭,之后楚国又灭越国,吴转而属楚国境地。楚人敬鬼尚巫,祭祀活动称为“傩”。海州童子戏,南通僮子戏,以及曾是扬剧和淮剧渊源的香火戏,皆为古“傩”之遗响。
  一望无垠的江苏大平原,风景秀丽,人文荟萃,是百年淮剧的故乡。境内平衍无山,湖荡、河网密布,盛产稻谷棉盐,是长江流域著名的天然粮仓,鱼米之乡。盐淮地区,自古巫风极盛。明、清以来,香火会、船头会、火星会、青苗会等民间文化活动甚众。人们设花坛,扬门幡,击鼓串铃,载歌载舞,举行驱邪纳吉,酬神祭鬼的图腾仪式。
  苏北民间逢节或集镇,都有民间歌舞、打花鼓、狮子舞、玩麒麟、舞龙灯、荡湖船等本民族的民间表演活动。为达人神共喜,娱乐大众,教化民众之目的,一些灯会、庙会和神会活动中,渐渐有了由僮子妆扮人物,演唱故事之类,内容多为神书、劝世文等,这可以看作是淮剧萌芽的艺术土壤;盐淮地区,是江淮方言区,属北方语系,又受到吴语影响,无卷舌音。尤其建湖一地,语音纯正,四声分明,尖、团字清楚,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相传有“中州韵”之称,这是淮剧念白的语言基础。
  由此可见,古战国时代的“傩”,经过了长期的衍化、精进,内容不断丰富而最终成为——香火戏。
  2、香火戏时期
  香火戏的演出,主要依附于僮子做香火的巫觋活动,三人或五人不等,时聚时散,露天演出“对子戏”和“三小戏”。也有置席为台,谓“地塌戏”,或者板门为台,谓“板门戏”。行头常以便服略加美化代替,道具则以柳枝代马,门闩当剑,而表演只是走来走去的相互接唱。香火戏时常在酬神、祭祀、兴集、庙会或者是喜庆活动中演出。
  盐淮地区戏曲活动源远流长。明代天启年间,出殡有演剧之习俗。1421年,明朝迁都北京。留都金陵改名“南京”,成为长江流域的文化中心和戏曲活动中心。盐阜一带农村,自古就有僮子做香火的巫觋活动。江苏省建湖县《恒济公社志》中有记载——明弘治元年(1488年),建湖县小袁庄有个名叫“胡仁”的僮子,这段文字是首次记录香火戏艺人的记载。清朝康熙年间,河厅会议演剧——《鸣凤记》。乾隆十一年(1764年)以后,皇帝弘历南巡,两淮盐务御前承应,“例蓄花雅两部,以备大戏。”
  今盐城市上冈石桥头《吕氏家谱》中有如下记载:“嘉庆元年(1796年),吕氏九世世凰公演香火戏。”这段文字,是迄今最早的、关于淮剧演出的史料记录。但据《中国戏曲志·江苏卷》中的记载和健在的老艺人回忆,香火戏始于清同治元年前后,即1862年。综上所述,淮剧起源的确切年代,尚有待进一步的考证,但距今已有一百数十年的历史。
  香火戏的唱腔由东、西两大支流汇合而成。东路的盐城、阜宁等下河地区演唱香火调,也称“下河调”,由门弹词曲调和香火会僮子调衍变而成,音调刚柔相济;西路的清江、淮安、宝应等上河地区演唱淮调,又称“淮蹦子”,由田歌、劳动号子发展而来,音调高亢粗犷。演出没有弦乐伴奏,仅有大锣、小锣、响板和竹根鼓。
  3、劳动创造艺术,田歌、号子唱响盐淮大地
  盐淮地域的盐工、船工、渔民、农民和手工业者等各行业劳动者,他们在劳作之时,习惯随口唱、和田歌,秧歌,牛歌和号子等,以鼓劲力。
  一些田歌、民谣吸收了花鼓和莲湘的舞蹈,形成了以说唱为主的地方小戏。从业人员均为普通民众,忙时务工种田,闲时唱戏,逢庆丰收祭祀等,便参与做神会的演出。
  4、门叹词时期
  传唱于田间街巷的民间小曲,经历长期的口口相传,又不断衍化、变革,形成了若干较为固定的曲调,谓之“门叹词”。据史料记载,清嘉庆前后,天灾人祸频频,盐淮逃荒者甚众。走投无路的盐淮难民,为求生存、温饱,效法散班艺人,以云板击拍,沿门清唱民间小唱、小曲,以行乞求生,史称“门叹词”或“门弹词”、“门谈词”等。香火戏艺人和门叹词艺人结伙搭班,时聚时散,露天演出“对子戏”、“三小戏”。
  门叹词传唱之时,也正是徽班演出昌盛之时。受此影响,门叹词这种简单的剧艺,也在演出实践中不断变革、创新成长:内容上——门叹词从段口小唱逐步发展为具有简单故事情节的民间戏文;形式上——门叹词从唱“散脚”逐步发展为唱“关书”,搭墩子乃至小场戏;曲调上——门叹词的曲调就是运用民间小调。
  5、盐淮小戏时期
  清同治元年(1862年前后),盐淮地区形成了以“门叹词”艺术形式为基础和主体的,新的戏曲剧种——盐淮小戏,也称为“三可子”。“三可子”之来由传说不一,较为可信的说法是“三可”为“河”,因该剧种源于上河、里河和下河地区,故当时艺人行话俗称“三可子”。
  盐淮小戏的唱腔,是由东路、西路两大支流汇合而成的。东路的盐城、阜宁等下河地区,以演唱下河调、靠把调、南昌调为主,音调刚柔相济;西路的淮安、淮阴、宝应上河和里河地区,以演唱淮崩子为主,音调高亢激越。当时的伴奏,场面上有大锣、小锣、响板、以及竹根鼓组成,尚无弦乐。
  盐淮小戏以演唱一家一户的愿戏为主,以其乡音土调博得乡民喝彩。
  6、徽夹可时期
  盐淮小戏是得徽班演出催化而诞生,继而又得徽班艺术的哺育而成长。
  盐淮小戏诞生之日,正值徽班在这一地区昌盛之时。徽班以演唱会戏为主,以其精湛技艺赢得了上层社会的陶醉。同治三年(1864年),会主为兼顾各阶层欣赏情趣,时邀徽剧和盐淮小戏同台演出,史称“徽夹可”。
  随着徽班艺人们纷纷转入盐淮小戏班,两个剧种同班哺育,互相兼容,同台演出。这样一来,无论是剧目,曲调,还是表演程式,盐淮小戏都极大地受益于徽剧。
  盐淮小戏吸收徽班艺术,不断获得改良和壮大。行当由原本的“三小”(小生、小旦、小丑),发展到“生、旦、净、丑”诸行。演出从只唱不做,到吸收徽班表演程式,开始讲究“一引、二白、三笑、四哭、规模格局”。
  位于盐淮地域的建湖十八团,历史上就是我国著名的杂技艺术三大发祥地之一,从艺者颇众。盐淮小戏的武戏,在原有基础上,又吸收了徽班的武功,再同本地民间武术、杂技相融合,出现了一些以武戏见长的演员。当时,盐淮小戏的“爬竿”、“飞叉”、“单刀技艺”等高难度、惊险的绝技,在业界享有盛誉。
  盐淮小戏采用徽班装扮,盔头衣箱逐渐齐全。在曲调方面,将徽班的“高拨子”音调,发展创新为盐淮小戏的“靠把调”。成功引进徽班“身段锣鼓”,“闹台锣鼓”和伴奏曲牌,又结合本剧种音乐,逐步增添了板鼓、苏锣、唢呐等配置。
  在这一时期,引进、吸收、创新了大量剧目。盐淮小戏剧种创排了自己特有的,“九莲、十三英、七十二记”基本剧目。还引进了大量的徽剧剧目,例如:《张良辞朝》、《白云山》、《游五庙》、《百寿图》、《九龙山》、《战盘河》、《空城计》、《清官册》、《渡文公》等。
  据史料记载:公元1900年,盐淮小戏一度遍及整个地区,影响深远。剧种不仅为下层社会所喜闻乐见,同样为上层社会所津津乐道。当时,一些官家姨太、豪门小姐亦能为演出慷慨解囊,不惜以钻戒“砸采”。
  辛亥革命前后,盐淮小戏开始从农村渗入城市,从草台走进戏馆,继而从发源地大规模渡江南下,标志着徽夹可时期的结束。由此,盐淮小戏在都市焕发出全新的艺术生命力。

责任编辑:淮小戏
文章标签: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