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淮剧杂技知识,感受非遗文化之美
近期,在CCTV-1黄金档播出的栏目《非遗里的中国》(江苏篇)里,浓墨重彩的介绍了建湖非遗文化——淮剧和杂技,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走进非遗,了解非遗文化小知识!
淮剧
淮剧,又名江淮戏、淮戏,是一种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源于清代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发祥于近现代的上海市。1961年,经淮剧艺术考定委员会正式确定,淮剧将建湖县城周围5千米范围内的方言定为标准舞台语言。2017年,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被命名为“中国淮剧之乡”。
淮剧角色分为不同的行当,这是戏曲的一种特有的表演体制。从内容上说,行当是戏曲表演中艺术化、规范化了的人物类型;从形式上说,又是带有一定性格色彩的表演程式分类系统。
1 生行
生行分为小生、须生、老生、武生、娃娃生等。
小生多为扮相儒雅潇洒的青年男性,如《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梁山伯、《珍珠塔》中的方卿;
淮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剧照
淮剧《珍珠塔》剧照
须生扮演中年、性格正直刚毅的男性人物,如《三女抢板》中的黄伯贤;
淮剧《三女抢板》剧照
老生扮演老年男性人物,如《五女拜寿》中的杨继康;
淮剧《五女拜寿》剧照
武生生行中的一个重要门类,主要扮演擅长武艺的青年男性角色,按照扎靠还是穿箭衣的区别可分为“长靠武生”和“短打武生”,如《平贵别窑》中的薛平贵、《狮子楼》中的武松;
淮剧《平贵别窑》剧照
淮剧《狮子楼》剧照
娃娃生扮演小男孩,如《二堂放子》中的沉香。
淮剧《二堂放子》剧照
2 旦行
旦行分青衣、花旦、武旦、老旦、闺门旦等角色。
青衣扮演性格刚烈、举止端庄的中、青年女性,大多数是贤妻良母,或者旧社会的贞节烈女之类的人物,如《牙痕记》中的李氏;
淮剧《牙痕记》剧照
花旦扮演活泼明快或泼辣轻佻的青年女性,以演公主、女将、小贩、村姑等角色为主,如《罗英访贤》中的王兰英;
淮剧《罗英访贤》剧照
武旦通常是指扮演擅长武艺的女性形象,如《白蛇传·盗草》中的白素贞;
淮剧《白蛇传·盗草》剧照
老旦扮演老年妇女,多重唱功,如《探寒窑》中的王母;
淮剧《探寒窑》剧照
闺门旦扮演名门望族的女孩。
3 净行
净角指脸画彩图的花脸角色。
正净以唱功为主,又称铜锤花脸或黑头,如《铡美案》中的包拯;
淮剧《铡美案》剧照
武净以做功为主,重身段工架,又称架子花脸,如《打焦赞》中的焦赞;
淮剧《打焦赞》剧照
油花脸俗称毛净,用垫胸、假臀等造成身型奇特笨重、舞蹈身段粗犷多姿的形象有时还须表演喷火等特技,如判官、巨灵神等。
4 丑行
丑行统称小花脸,因为他们勾的脸较小,故称小花脸,丑行按分工可分为文丑、武丑和丑婆。
文丑又分方巾丑、袍带丑和茶衣腰裙丑,如《孟姜女·过关》中的关官;
淮剧《孟姜女·过关》剧照
武丑俗称唱“开口跳"的,专扮机警幽默、武艺高超的人物,如《三岔口》中的刘利华;
淮剧《三岔口》剧照
丑婆一般是诙谐的中、老年妇女,如《探亲家》中的亲家母。
淮剧《探亲家》剧照
杂技
建湖是中国杂技之乡和以杂技为特色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湖杂技”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杂技《四季江淮》剧照
在《非遗里的中国》(江苏篇),江苏省杂技团主要选取了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国际湿地、沿海绿城”为主题的杂技诗剧《四季江淮》中的《春耕——空竹》《腊雪红梅——顶技》《丛竹——花式杆技》等精彩片段。
1 空竹
空竹,是人民群众通常使用的健身器材,公园、广场,到处可见舞空竹的健身者。杂技空竹与健身空竹最大的区别在于,杂技空竹融入了跟头、抛接等多项技艺,衍生出了很多“花式玩法”,显得特别“时尚”“酷炫”,极具青春活力和律动感。
杂技《小桥流水人家》空竹剧照
2 顶技
顶技,是对倒立技术的运用和延伸。普通市民中也有很多人喜欢倒立、会倒立,甚至有不少人还能倒立爬行。这项技术“易学难精”,是杂技界公认的最难练就、最难保持,特别“吃功”的技艺。江苏省杂技团去年推出的《炼——倒立技巧》,就是以顶技为基本元素创作而来,成功夺得中国杂技比赛最高奖“金菊奖”。
杂技《炼——倒立技巧》剧照
3 杆技
杆技,由民间的爬树演变而来。以前生活在乡下的人,几乎都会爬树,都有爬树的经历,但每个人爬树的动作、姿势都不太一样,也不是很好看。杂技演员对攀爬的动作进行了细化、美化,身姿有标准,上下速度要快,要显得轻松飘逸、潇洒精炼。在此基础上,再发展各类优美、惊险的技艺。
杂技《四季江淮》剧照
4 魔方
通过双手将金属材质框架式的立方体快速旋转舞动起来。这看似简单,但需要腕、臂、肩、腰、腹等全身力量的调动与配合。最高境界,不是人驾驭魔方,而是人与魔方一体,相互借力发力。
杂技《四季江淮》剧照
5 弹球
手技的一种。耍弄两三个球,少数眼明手快的人也能做到;但同时耍弄七八个球,则要“意念为先,动作在前”了,因为弹球时动作“眼花缭乱”,必须要练到形成“肌肉记忆”才行。
杂技演员弹球训练照
周末来建湖,探寻非遗,传承经典!沉浸式体验淮剧和杂技的魅力!
来源:建湖有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