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剧如何闯进上海滩?

  1、江北小戏走街穿巷,敲曲演唱
  1906年,淮戏艺人将悦耳的盐淮小戏带进上海。艺人们自由组合,以卖艺的形式,在街头用筷子击打盘底,敲曲演唱,内容多是浓郁乡土人文气息的小唱段。
  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上的诸多因素,在上海居民构成中,江苏籍占有相当的人口比重。来自江苏省的盐淮小戏,作为家乡戏,被市民们亲切地称作“江北戏”、“江淮小戏”、“江淮戏”和“上海淮戏”等。
  2、搭墩子时期
  1912年,闸北太阳庙路、南码头和南市斜桥等街区陆续出现淮戏“搭墩子”演出形式,这是一种搭一个简陋平台,坐唱淮调的民间艺术活动。
  3、拉帏子时期
  1914年,沪上流散的淮戏艺人,在露天广场围圈演出街头戏,史称“平地大舞台”。同年,在闸北汉阳路,首次出现了以帏布或篱笆围成的,简陋的演出场所,这种清唱和简单化妆的演出,史称“拉帏子”。
  4、从茶楼戏园子,走向专业舞台
  1915年,韩家班进入鹤鸣园茶楼演出。 1916年,韩家班与何家班搭档,在闸北太阳庙路一个当时兴建的,土木结构的叫做“太阳庙小菜场戏院”,演出淮戏,这是上海的江淮小戏首次进入正规剧场演出。
  5、皮夹可时期
  1919年,以韩太和为首的韩家班,与京剧艺人(例如京剧名家高雪樵等)都参与同台演出。这种京淮合演一台戏的演出,史称“皮夹可”或“京淮班”。
  1929年,南市区的民乐大戏院,旧称四十间正式落成迎客,申城出现了第一家专演淮戏的戏院。
  抗战前后,梨园界举步维艰。由于京剧、昆曲和淮剧在文脉根系上,一脉相承,上海滩便出现了“京、淮同台”的演出形式,一批京剧演员迫于生计,先后加盟、改演江淮小戏,使淮剧的演员队伍得以壮大。
  在上海解放以前,一些富商巨贾、政府要员、大流氓等为了摆阔,常以婚、丧、喜、庆为名义,指名邀请淮剧名角在私宅里演唱,谓之“堂会”。此类堂会往往是非参加不可,有时还拿不到报酬,被淮戏艺人们视作畏途。
  6、上海老艺人创造了拉调
  民国十六年(1927年),在上海戏班,出身京班的青衣——谢长钰和琴师戴宝雨合作,并与陈为翰、何孔标共同研究,借鉴京剧的拉弦乐托腔的方法,在“呵大海”的音调基础上创作了新腔,由戴宝雨用四胡伴奏,是淮剧第一次由拉弦乐器伴奏的曲调,称为“拉拉调”,简称“拉调”。之后,拉调由艺人们从上海回传至苏北。
  7、自由调诞生上海滩
  1939年,筱文艳、马麟童与何叫天既继承前辈艺术,又突破传统,集众家之长,并按照各自的演唱个性与嗓音条件,先后创造了“自由调”,“马派三截调”与“连环叠句”,史统称为“自由调”。自由调又迅速自上海回传到苏北,为各班社所广泛运用。
  自此,诞生于苏北上河地区的“淮调”,和诞生于上海都市的“拉调”、“自由调”一并奠定了淮剧的三声腔——淮调、拉调、自由调,这三大主调的格局延用至今。
  1946年,上海市第三届戏剧节,由筱文艳与何叫天共同演出的传统折子戏——《芦花河》,受到戏剧家田汉、洪深与陈白尘等著名戏剧家的好评。同年,上海江淮戏联谊会成立。
  8、小悲调诞生上海滩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筱文艳和筱云龙合作,在淮剧传统戏《樊梨花》中,以自由调为基础创造了擅长表达委婉、凄楚感情的——小悲调。
  9、大悲调诞生上海滩
  1947 年,琴师潘凤岭为女演员叶素娟出演的《许仕林祭塔》一剧,吸收锡剧长旋律的曲调特色,创造了一字多腔的“大悲调”,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因而广受好评,传唱于大江南北。

责任编辑:淮小戏
文章标签: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