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视阈下的淮剧人才培养

摘    要: 淮剧艺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培养淮剧人才传承和受众接受欣赏。因此,将淮剧人才培养纳入大众传播的视域下,是振兴淮剧艺术的应有之意。淮剧传承的人才培养是一条完整的传播链,本文以源头剧本创作、中心的戏剧表演、传播的效果评估、接受的受众断层四个维度为基础,尝试探讨淮剧传承与传播中的人才培养。 

关键词: 大众传播,淮剧传承,人才培养,戏曲教育 

作为戏曲大省的江苏省,由于地理位置处于中国南北的交汇处,其文化具有南北文化交融、区域特色明显的鲜明特征,其反映在戏曲上,呈现出每一个文化分区内都有其特有的地方戏曲:南京、镇江一带的金陵文化,包括了南京评话、丹剧;苏州、无锡、常州一带的吴越文化,孕育了锡剧、昆曲、苏州评弹、苏剧;位于苏北的徐州、连云港、淮阴、宿迁一带的楚汉文化,又有淮海戏;而盐城、扬州一带,由于淮剧和扬剧的地理接近性与唱腔唱词的艺术接近性,历史上又相互融合借鉴,承载和体现了淮扬地域的文化特色。在众多江苏地方剧种中,淮剧曾因演出区域之广,观众数之多,被认为是江苏最具代表性的剧种。 

一、淮剧艺术遭遇困境的原因 

淮剧,源于清乾隆、嘉庆年间,江苏北部的盐城、阜宁地区与清江、淮安、宝应一带是其发源地,最早流行于江苏省和安徽省部分地区。它凭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在十里洋场的上海市立足下来,并流传至今。淮剧能够流传至今说明本身具有顽强的艺术生命力,但关注度骤降,观众数锐减,淮剧逐渐式微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种式微带走的不仅是某种艺术形式,还包括一方水土的人曾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交流方式。淮剧艺术遭遇传承与传播困境,究其原因有以下方面: 

(一)社会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究其本质来讲,生产方式的改变使传统戏剧依托的社会生活方式相应改变。戏剧在每一个历史阶段中呈现出的艺术形态和表演方式及表演的时间、环境都是与那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相一致的。古代农耕社会使上至地主士绅阶层,下至劳苦大众阶层都在茶余饭后以村社为单位开展戏剧欣赏娱乐活动,而剧团以游走的方式在介于农忙期间的闲暇时段进行表演。新中国成立后,淮剧艺术得到很好地发展,随着上海淮剧团、江苏淮剧团及各地方淮剧团的成立,演出大量传统剧目,即使经历“文革”时期,淮剧以其良好的受众基础很快恢复,并取得突破性进展。1985年,《奇婚记》在国家文化部举办的全国戏曲观摩演出中,荣获多项大奖,至此淮剧已从地方关注受到全国瞩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工业社会,城市中心化的重要性凸显,各个行业的分工明确使得人们确立了以一周七天的规律化生活方式进行生产和休息,以固定剧场进行周末化娱乐的剧场表演成为现代人生活方式之一,因此,如鲁迅《社戏》中描述的戏剧走村串庄的盛况不再。 

大众传播视阈下的淮剧人才培养

淮剧《奇婚记》剧照

(二)戏曲传播的环境发生了改变。在旧时传播中,人们的消费选择少,淮剧在传统场所提供的传播体系中生存发展。随着广播、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体的出现,打破戏曲艺术的生存环境,打破淮剧现场的本位传播模式,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革新,手机终端的应用,更让人们的文娱生活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由于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大众传媒凭借其便捷性,一方面可以促进戏曲更为广泛地流传,另一方面电视、网络媒体根据其传播规律,有关戏曲的节目少之又少,淹没在其他文艺节目的高收视率、高点击率之下。即使在淮剧发源地的盐城地方电视台,在江苏、安徽、上海有一席生存空间的相关媒体也难觅踪迹。此外,戏曲的精彩在于舞台带来的现场感,但人们去现场观看戏曲演出,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财力。大众传媒的便捷性与现场观剧的生动性是戏曲传播的一对矛盾,由此带来戏曲表演者的影响力必定小于其他大众传媒制造出来的明星,传统戏曲领袖的环境随之发生变化。 

(三)戏曲接受的观众发生了变化。近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地方戏曲,并达到明显效果,“台上振兴,台下冷清”是其真实写照,从某个层面说,戏曲市场冷清主要原因不全在台上。我国戏曲观众以40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为主,缺乏青年一代的参与,淮剧也不例外。上世纪80年代是淮剧发展的一个高峰期,进入90年代,尤其是2000年后,欣赏淮剧的受众日趋减少。80年代观看淮剧的观众时至今日大多已是中老年,而时下的年轻人有更多的娱乐选择,很少有人顾及淮剧。好的戏曲,没有观众便是孤芳自赏,没有年轻观众,就没有未来。归根结底是戏剧与时代脱节远离观众的审美期待,或者想看看不懂继而失去认同。反观当今台湾社会,年轻人看戏剧成为回归传统的文化风向标,这一文化现象揭示了戏曲艺术本身的生命力。年轻观众对戏曲的认识包含地方戏剧本身的局限和短处,而不是全盘否定这种悠久而厚重的文化艺术。 

二、传播学视阈下的淮剧传承 

淮剧教育是淮剧艺术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方面,大众传播视域下的淮剧人才培养是一个完整的链条,其中有四个重要节点,剧本创作――演员表演――整合传播――受众反馈。在此现实环境下,淮剧人才的培养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探索新思路。 

(一)淮剧教育层次化,完善人才培养格局。淮剧教育不仅要顾及眼前,更要顾虑长远。虽然淮剧是以表演为中心的艺术,最终靠演员在舞台上通过表演传承,但是要真正繁荣淮剧,还需要有其他艺术人才作为支撑。因此,淮剧教育的当务之急便是完善地方戏曲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格局。淮剧的艺术之源是剧本,“剧本荒”是制约淮剧发展的瓶颈,从中可以反映出创作人才的缺失严重。纵观现在的淮剧专业设置,重表演轻创作。确立以社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完善人才培养格局。至于如何培养,要与培养目标结合起来考虑。戏曲编剧需要较高的文学功底和创作能力;需要掌握戏曲剧本写作方法和技巧、古典文学,还需要熟悉舞台,熟悉剧种、演员、剧团的情况。事实上,培养淮剧人才的专业院校较少,而盐城高等师范学校在承担淮剧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人才的培养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培养了多位“梅花奖”、“小梅花奖”得主。这些学生毕业后大多进入省淮剧团、市淮剧团或者县淮剧团。从长远看,淮剧人才培养需分层,至于编剧类人才,一则从大学文学系、戏剧学院培养,然后到剧团里磨合、实践,二则淮剧传统学校升格大专、本科或中等戏曲表演专业教育纳入大专院校,改变现在学生中专毕业后进入社团的单一性,分流为继续深造,后期侧重创作。     (二)淮剧表演教育精英化,探索人才培养思路。演员是戏曲的主要支柱,戏曲表演专业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演员。造就合格的人才需要通过选才、育才环节,选才是根本。艺术教育要从低龄起步,与声乐、器乐、舞蹈相比,体现在淮剧表演上的低龄培养少之又少。现实状况是中专招收的小学毕业生学戏年龄已经偏大,技艺的发展前景已经不可避免地受到身体条件的限制,进而严重影响戏曲表演全行业技艺水平的提升,影响成材率,这成为戏曲教育发展的一大瓶颈。传统戏曲表演教育培养了许多人才,鉴于短时期内戏曲还难于走出困境的情况下稳定淮剧招生规模,在育才环节注重整体量变到质变,在此基础之上打造表演名家。在教学中贯穿培养戏曲名家的意识,集结多方资源力捧有潜力的表演者,可使戏曲表演艺术家的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以点带面,发挥名家号召力,提升社会关注度。 

(三)淮剧教育侧重效果评估,将戏曲艺术纳入传播学视野。首先,戏曲演出本身就具有文化意义传播的属性或者说宣传功能,这一直是戏曲发展传播过程中为传者和受者共同关注的核心之一。著名演员的优秀剧目让人百看不厌,观众陶醉于一出戏的唱、念、做、打的忘我状态,则是对戏曲传播的接纳。相反,失败的戏曲作品其传播效果则大打折扣。其次,注重戏曲传播的外在策略。淮剧的整体定位和刻板印象急需得到改变。地方剧种从本身来说植根于区域性的受众土壤,容易给不了解地区文化的外省市观众造成文化隔膜。淮剧的方言特性要将其本身的文化内核提炼,改变人们心中“淮剧是盐城地区或江苏地区观众的淮剧”这一刻板印象。淮剧传播可借鉴其他文化产品的传播模式,诸如花木兰本是中国文化,却在美国自制电影中吸引全球观众的眼球,造成墙里开花墙外香的效果。著名作家白先勇主持制作、两岸三地艺术家携手打造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在台湾、大陆各大高校巡演,深深打动了高校学子。淮剧经典剧目的传播不持久、不深入,没有形成强势的集合传播效应,就像烟花有着瞬间的繁华和灿烂,而后一切都销声匿迹。 

(四)淮剧教育全面化,改善受众断层现象。作为地方剧种的淮剧在小众传播生存线上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与突围。失去观众,淮剧就失去了生命,没有年轻观众,淮剧只是垂死挣扎、奄奄一息,培养年轻受众与淮剧的未来息息相关。因此,淮剧教育不仅是培养淮剧创作人才、表演人才,而且要普适性教育,将其纳入整个教育体系中,使淮剧教育全面化。在学校开设淮剧欣赏课,消除年轻观众对淮剧艺术的审美阻隔,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增强学生对淮剧的认同感。淮剧所在地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将淮剧欣赏作为公选必修课,设有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使用相应的配套教材,讲授一些淮剧文化常识,播放名家名段欣赏。小学生接触淮剧,从小便对淮剧产生认知,对于有天赋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尽早有意识地培养选拔。淮剧走进中学、大学校园,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并且让淮剧成为青年学子学习生活的一个部分,形成人人都是传播者的局面,为培养淮剧受众打好基础。此外,还可以有计划有策略地定期开展精品淮剧进校园,拓展淮剧的生存空间。 

三、结语 

淮剧艺术的传承离不开淮剧人才的支撑,所谓人在艺在。如果只注重传承,忽略传播,那么淮剧在将来也会留下一片空白。因此,在淮剧的传承实践中,将淮剧艺术纳入传播学的视野,多种维度各种因素形成合力是振兴淮剧的关键所在,也是保存其文化血脉和持续发展的应有之意。 

参考文献: 

[1]中国淮剧.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2]朱吴梅,冯统一.中国戏曲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刘艳卉.上海淮剧研究.博士论文,2007. 

[4]严雅萍.浅论淮剧的传承与江苏戏曲文化.华章,2008(07). 

[5]杜长胜,张文振.当代戏曲教育现状与改革发展研究论纲.中国戏曲学院学报,30卷02期. 

[6]人民网.中国传统戏曲的式微与曙光. 

[7]戏剧网.淮剧的历史沿革.

(本文来源:《文教资料》,2015年第20期)


责任编辑:淮小戏
文章标签: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