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湖吕氏与淮剧文化

建湖吕氏与淮剧文化

来自盐都的票友季翠玲(左)与搭档一起表演《秦香莲》选段“送夫”

      一      

黄海之滨的建湖县,是江苏盐城市所属的一个县城,也是当地地方戏——淮剧的发源地之一。

处于里下河地区的建湖,正好是在盐阜、两淮与扬州、泰州的中心。相对而言,其语言声调富有韵味,吐字清晰,发音纯和,四声分明,五音齐全。虽属北语系统,但无卷舌音,保留入声字。唱词容易与韵律融洽,读字声调准确,比较稳定。因而,如今的淮剧界已约定俗成,淮剧的演唱与道白,基本上以建湖方言语音,作为标准的淮剧舞台语言。由此,也可认定淮剧在建湖地区的孕育、形成与发展,有着相当雄厚的基础。

淮剧早期的前辈演员,很多都来自建湖境内。除了有较大影响的吕氏、骆氏、何氏三大家族以外,其他绝大多数都是梨园世家的艺人子弟。

以往,在当地的上岗镇石桥头乡,聚集着很多半农半艺的吕氏乡民。他们在农忙时,就在田间干活。到了农闲时节,便三三两两地组合到附近乡镇卖艺演唱。戏曲、曲艺、杂技等,各项艺术品种都有,是当地有名的“戏窝子”。

三十年前,我们为了摸清淮剧的家底,为淮剧的历史编写志书。便专程到那里去探访有关的老艺人,搜集过去的历史资料,以便了解淮剧如何形成,以及不断成长、发展的过程。有幸的是,我们遇到了一位资深的淮剧老艺人吕其谦,他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吕氏家谱》,并且重点介绍了他们一家有七代人都从事演员工作的详情,这给我们认识淮剧的发展始末与演变过程,有着极大的帮助。

吕其谦,生于1931年,是淮剧演员。他告诉我们,他家最早进入梨园的先祖,名叫吕大銮,生于清朝的康熙年间,是位“梆子”红生。当时我们听了,大为惊讶。因为,“梆子”原本发源与流传于甘肃、陕西的西北地区,怎么会一直流传到江苏的黄海之滨呢?经过研究,我们才知道“梆子”的艺术生命力异常强盛,它在明末清初之际,随着李自成起义的军队,一路向东,散布种子,每到一处,便与当地的戏曲剧种结合起来,形成新的品种。那么,它一直流传到苏北的盐阜地区,也就不足为奇了。

吕大銮的下面两代——吕秉仁与吕世凤,都生于乾隆年间,一个是徽班老生,一个是徽班武生。可见,在乾隆年间,扬州的“四大徽班”进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使在苏北地区,也开始流行唱“徽戏”了。直到他们的两个后代——道光年间出生的吕福元与同治年间出生的吕维翔,他们父子依然都是“徽班”演员。一个是文武生,一个是武丑。“徽班”,不仅是唱“徽戏”,还有昆腔、汉调、秦腔、皮黄腔与梆子腔等,诸腔并存,包罗万象。他们一家有四代人,都是“徽班”演员,可见在盐城地区,“徽班”长期流行,大约有一百年左右,由此也可以看到“徽班”在那时受欢迎的程度。

但是,再到下一代的光绪年间出生的吕本祝,情况就有了变化了。吕本祝是“徽、淮花脸”,先唱徽戏,后唱淮剧。这就说明,到了清末民初,“徽戏”在苏北地区已经逐渐衰落,而当地的地方戏——淮剧,则开始兴起。因而,吕本祝后来就只能改行,唱起了淮剧。而他的儿子吕其谦,同样是继承了他的衣钵,成为淮剧演员。

吕本祝老先生,是淮剧最早的花脸之一。他后来改名为吕祝山,长期在上海搭班,曾与淮剧界二十五位名伶结为义友,被认为是淮剧“粉脸”的代表人物。常演剧目有《雁门关·调印》、《凤仪亭》、《断太后》等。1958年,我进入上海合兴淮剧团工作,曾有幸与吕祝山老先生同班,为期不长。后来我到了苏北,结识了他的长子吕其谦先生,开始对淮剧的发展历史,有了一些肤浅的认识。从他们吕家七代人从艺的历史,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从“梆子”到“徽班”再到“淮剧”的演变轨迹。

这是非常宝贵的一个“家班”的演变历史,值得淮剧界的后人永远铭记与怀念。

      二      

建湖石桥头的《吕氏家谱》,修撰于清朝的宣通元年。

在“家谱”中,说明他们的祖先,原系望族,祖居姑苏。明洪武年间,乔迁苏北一带。“谱序”上说:吕婆沙氏曾交待后人,当时有晓乔、晓田、晓堂吕家三兄弟,分别在石桥头、高作寺与流均沟创业,三地的吕氏家族,同为一家。

建湖吕氏,乃是当地大族。他们对淮剧的形成与发展,同样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尤其是当年兴起“新淮戏”运动时,高作区的淮剧,更是如火如荼。

抗战期间,水网密布的高作区,是盐阜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地区。当时,为了宣传革命,在阿英、贺绿汀、章枚、许晴、钱相摩等同志的倡导下,利用“旧瓶装新酒”的形式,开创了创作新淮剧、演出现代戏的新风。使淮剧艺术服务于人民大众与革命事业,产生了质的变化,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新淮戏”运动。一时,专业与业余淮剧队伍,犹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涌现。演出了《照减不误》、《渔滨河边》、《刘桂英是朵大红花》等名剧,从而使淮剧事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吕氏,乃是高作的大姓。因而,与石桥头的吕氏家族一样,也有很多从事淮剧工作的吕氏子女。除了建阳县文工团团长吕冈之、峰北乡业余剧团指导员吕锦章以外,还有吕殿满、吕文约、吕文林、吕文柏、吕文穆、吕文超、吕国珍、吕立广、吕侠等。他们积极参加演出,有着一定的表演水平。当时,高作区的文工团,演唱“新淮戏”相当有名,曾演出《绝头路》、《鱼水军民》等剧目。

新中国成立后,建湖高作的吕氏家族,同样拥有大量的淮剧爱好者。虽然专业从艺的不多,但是业余票友不少。对于家乡的地方戏,始终保持着深厚的感情。如已经退休的吕海常先生,一直热心支持淮剧事业,还说动了市宣传部、文联的领导,拨款出版了一套记录淮剧历史的丛书《中国淮剧》与《淮剧经典曲调选》。还与淮剧艺术研究会合作,自费出版了一本《淮剧流行唱段集锦》,收录了180首淮剧唱段。

      三      

谈到建湖的吕氏家族,他们对淮剧所作出大量贡献的同时,还应该要提及“高作”的杰出人士——“王家三贤”。

“高作”,有王家舍、吕王舍等处。吕、王两大家族,相互通婚,为数众多,密不可分。其中的“王家三贤”,是当地乡民对王荫弟兄三人的爱称。他们与吕氏家族,本是姻亲,有着亲密无间的关系。身负国家计委“三线”办公室主任重任的老二王春才,从小就是在家乡听着淮戏长大的。他的夫人,则是吕东舍吕吉余的姑娘吕婺常。老三王春瑜,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明史专家,经常为淮剧撰写各类文章,致力于宣传与介绍苏北里下河水乡的淮剧文化。长期负责盐城地区文化工作的老大王荫,更是对淮剧有着极深的感情。为了淮剧事业,付出了毕生的心血。

王荫(1922——2012),建湖高作人。他为人随和,善于与人交往。年轻时,就喜欢文艺,爱好淮剧。他长期担任盐城专区文化科的科长,为了繁荣家乡的地方戏,做了大量工作。

早在抗战时期,他就参加了当时建阳县下属的教师业余剧团,演出新淮戏《白毛女》、《翻身》、《拂晓前后》等剧目。从此,就与淮剧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在担任人民剧场经理时,在地区领导的支持下,将当时的一个民间戏班——群艺剧团,改组为盐城人民剧场淮剧团。后来,又兼任盐城专区实验淮剧团指导员。在此基础上,他与有关同志一起,共同策划,遍邀名角。在相关部门的共同支持下,终于在五十年代后期,发展为群星灿烂、实力雄厚的江苏省淮剧一团、二团与青年团,和上海淮剧团南北争辉,成为淮剧界的两面旗帜。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王荫的一贯信念。他平时与群众打成一片,尤其爱护人才。从五十年代的专署文卫处,到八十年代的市文化局,长期分管文化工作的王荫,一直配合有关部门,发扬淮剧文化,狠抓剧目创作,支持排演了《一家人》《金水桥》《赠塔》《舍妻审妻》等优秀剧目。当《打碗记》剧本初问世时,剧团反应冷淡,是他穿针引线,最终推上舞台。《一字值千金》演出后,有人“对号入座”,提出非议。他始终顶住压力,支持演出。1981年,他领队将这两个剧目带上北京,参加全国戏曲现代戏汇报演出,获得文化部的奖励。王荫老人后来虽已离休,仍为淮剧奔波操心。他说:“反正我这一生,要为淮剧事业略尽绵薄之力!”

从建湖“高作”走出来的王荫老人,有着与建湖吕氏家族同样的心愿:要为当地的家乡戏——淮剧,贡献自己的力量。对于他们为淮剧事业所作出的重大贡献,我们一直表示深深的怀念与感激。

(作者: 梁园处士;来自:《吕氏文化》)

责任编辑:淮小戏
文章标签: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