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中的淮剧

  淮剧在上海有100年历史,前后五十年的不同社会体制,使淮剧经历了曲折、起伏、危机和辉煌,也使淮剧适应了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生态和发展进程。 

  作为“移民”剧种,淮剧的命运又跟上海的社会变革、城市格局、人口结构、艺术生产手段、文化消费方式等因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百年来,淮剧自身的创造方式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走到了今天。由于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今日的淮剧市场遇到了百年来最困难的时期。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深刻认识淮剧艺术的定位,是关系到淮剧生存发展的第一课题。 

市场中的淮剧

  商品观念逐步渗透到文艺活动中,这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市场有积极作用,却也有负面缺陷。作为价值交换行为,市场能拉近文艺生产者和文化消费者的关系,共同创造出文艺作品的价值。文艺生产者可以通过市场,及时了解作品与市场的需求关系,及时调整自己的创作。而且,市场本身具备创新的内在动力,追求利润的驱动力会使人们不断创新、迎合时尚、追求个性。 

  市场更重要的积极意义,在于其改变了传统的意识形态的强制性。以往的文艺创作,只讲供给,不讲需求。如今,市场已在很大程度上将这种关系调整过来,变为消费者通过市场选择艺术家、选择作品。然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市场固有缺陷,容易导致文化创造和市场产生混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文化事业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方针下,无论是文艺生产还是市场,都必须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作为追求目标。何况确立市场意识并不等于可以忽视文化价值。 

  淮剧在它不属于的剧种语系的吴侬区域――上海生存延续了百年,充分证明它是一个适应、生存能力极强的剧种。这样的情况,全国独此一家。探讨这一文化现象,极具文化价值、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淮剧长年植根于民间,活跃于基层,主要为产业工人服务。上海的纺织、公交、码头、环卫行业,都是它的市场。在戏曲艺术整体滑坡时,为寻找剧种的生存空间,为实现自身价值,淮剧选择了另一条路――戏曲实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它主动承担了对地方戏曲未来整体走向的思考和探索,对戏曲舞台样式进行了大胆实验。以《金龙与蜉蝣》为标志的“上海淮剧现象”,对全国地方戏曲作出了示范性和启发性的贡献,都市新淮剧“三步曲”的相继完成,则进一步证实了淮剧的潜在活力以及它富有生命质感的艺术冲击力。 

  市场有两重性,淮剧有双重功能。因此,市场中的淮剧应选择“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为观众服务,满足市场需要,一方面坚持前卫探索,体现剧种价值。这“两条腿”要发挥到极致,才能产生功能性效应。 

  除正常营业性演出外,淮剧院团还须考虑剧场以外的广阔市场。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剧场消费已不再成为戏曲市场的主体,而互动性娱乐方式更为大众所青睐。明显的现实是,目前市区的普通消费剧场所剩无几,而偏僻地区演出场所却大量空置。随着城市建设的进展,老居民区大量拆迁,居民离开市中心,却依然相对集中在偏远的某一地区。以上海西部桃浦地区为例,这里聚集人口有十万之多,大多是从闸北区“两湾一宅”拆迁而来。由于离市区较远,他们工作、生活基本属于一种“独立”状态。淮剧院团应针对这一地区的特殊情况,精心经营该地区的市场,下社区,进里弄,甚至联系菜场、超市,以各种手段宣传演出信息,培育市场,寻找观众。同时发挥中老年“志愿者”作用,在当地逐渐形成一个相对固定的传播淮剧演出信息的基本网络,随时将淮剧演出信息渗透到各个角落,再以薄利经营对观众加以稳定。按照这样的方式,可以在全市不同区域制定不同的策略,将原本属于淮剧的传统市场挖掘出来,以点带面,并逐步形成一个全市性的淮剧观众信息网络,激活市场。 

  淮剧的探索创新之路,要坚持不懈地走下去。要坚持发挥淮剧剧种敢想敢做的传统,主动承担戏曲的前卫性探索实验,以淮剧的内在生命潜质,再创戏曲的一片新空间,体现淮剧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 

  上海淮剧目前的市场状况极为艰难。但作为海派戏曲文化的历史见证,作为一条城市的文脉,淮剧的保存和发展又是一种必然趋势,更是一项历史任务。因此,淮剧的市场战略要坚持“两条腿”走路――既要考虑其市场的一面,又要考虑其承继、探索的一面。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体现剧种的价值,才能使淮剧在上海持续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淮小戏
文章标签: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