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剧司鼓的演奏艺术

淮剧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地方剧种之一,淮剧中的司鼓在戏曲乐队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果说主胡是核心,那么司鼓就是灵魂;淮剧所具有的苍劲质朴、完美抒情的特点,与司鼓在淮剧乐队中的重要作用是分不开的。可以说,没有司鼓,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淮剧;没有司鼓,就谈不上淮剧的传承和发展。

淮剧司鼓的演奏艺术

一台好戏,离开了鼓手的高超的演奏技巧是不可思议的;离开了鼓手的出色的指挥才能,也是不可想象的。鼓手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剧情当中,必须熟悉剧本;必须指挥和引导整个乐队,使之与剧情的发展相吻合,该快则快,该慢则慢。要善于控制全场戏的节奏、情感和空间,充分发挥司鼓在舞台演出中的重大作用。有人说,戏曲乐队离开了司鼓,就等于没有了灵魂,舞台演出中没有了司鼓,就等于没有了方向。这是非常有道理的。当然,鼓手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就不可能产生绝佳的演奏效果。因此,作为一名出色的鼓手,必须基本功过硬。

我们知道,司鼓在演奏中带动戏曲乐队和演员一同进入剧情,深入角色。因此,在锣经鼓谱的编排上不能脱离剧情,应与剧情紧密结合,在节奏上根据剧情的发展,起到烘托作用。

那么,司鼓如何影响戏曲乐队,又怎样配合演员表演,从而达到最佳的舞台演出效果呢?首先,司鼓是戏曲乐队的指挥,他的一举一动让武场也让文场明白,整个乐队是为舞台演出服务的,司鼓协调着演奏的轻重缓急,因而整个乐队的演奏和司鼓的指挥是同步的。戏曲乐队的演奏效果与司鼓密不可分。其次,司鼓与演员的配合非常重要,锣鼓的轻重缓急与演员的一招一式都必须相吻合,不可分割。总之,作为演员和乐队之间的桥梁,演奏员和伴奏员之间的纽带,司鼓既要掌握全场演出的节奏,又要顾及到每一曲唱腔念白与舞台停顿,为演员表现人物以及剧情的起、承、转、合等方面服务。

这里简单说说淮剧司鼓和主胡的关系。司鼓在戏曲乐队中的地位不亚于淮剧主胡,主胡是文场核心,司鼓是武场灵魂。司鼓和主胡当然密不可分,二者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引导着整个戏曲乐队。顺便提一句,司鼓的指挥能力、形象、气质、素质、姿式对文武乐队演奏的好坏皆起重要作用。

司鼓在淮剧表演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集表演与指挥与一身。司鼓不仅要有较高的演奏技能和创新意识,而且还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音乐理论水平,才能更好地完成司鼓工作。因此,淮剧司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修养。

(1)文化知识修养

作为淮剧司鼓必须加强文化修养,广泛学习文化知识。有了文化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舞台演出,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文化底蕴的人,就不太可能有独到的审美眼光和艺术判断力,因此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缺乏文化素养的人,不可能真正的领会剧情的内涵,不可能吃透剧本的艺术形象,从而不能胜任司鼓作为乐队重要角色的工作。

(2)专业技能修养

司鼓要掌握演奏技巧,要加强专业技能培养。专业技能是体现淮剧特色表演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具备专业技能,就谈不上指挥乐队和配合演员,就不是真正的淮剧司鼓,作为淮剧司鼓脱离了专业本身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要扎实学好演奏基本功,不断提高司鼓演奏水平,不断提高专业技能修养。

(3)创新思想修养

司鼓要广采众艺之长,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为什么要创新?创新是艺术发展的需要,是观众新时代审美的需要,如果没有观众的演出,那就是失败的演出,因此,作为舞台艺术,

除了要吸取传统的精华,也要根据发展的需要进行艺术创新。如果思想守旧,固守陈规,在实际操作中就无法应对变化的局面,也就力不从心,无法胜任本职工作。这就要求淮剧司鼓必须树立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思维,寻求创新举措,展现创新效果。

综上所述,作为淮剧演出核心位置的司鼓,只有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大胆借鉴,不断创新和改革,才能真正统揽全局。只有这样,才能使古老的戏曲艺术再吐芬芳,创造出更多的奇葩。(图片来自网络,图文无关)


责任编辑:淮小戏
文章标签: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