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剧种知识:淮剧

  淮剧,又名江淮戏,起源自江苏省盐城、阜宁、淮安、淮阴等地区,流行于江苏省境内的长江以北、淮河以南、京杭大运河沿岸,以及沪宁沿线的一些中、小型城市和乡镇地区。
  淮剧形成至今,已有一百四十余年的历史。在乡村的萌芽发展历史中经历了古时民间歌舞图腾时期、香火戏时期、田歌、号子唱响盐淮大地时期、门叹词时期、盐淮小戏时期、徽夹可时期。公元1906年,淮戏艺人将盐淮小戏带进了上海。在上海的100余年发展历史中,淮剧经历了江北小戏走街穿巷敲曲演唱阶段、搭墩子阶段、拉帏子阶段、茶楼戏园子走向专业舞台等阶段;随着京剧、淮剧的同台合演、自由调和大悲调等曲调的诞生,淮剧不仅在上海站稳了脚跟,并传唱大江南北。公元1949年,盐淮小戏、江北戏、江淮戏等被统一定名为——淮剧,自此统一了剧种的称谓。公元1953年5月,上海淮剧团成立,这是申城成立最早的国家院团之一。沪上江淮戏的演出团体,在三十年代直至解放前后,开始增多,一度曾达到十四个之多。老一辈中央领导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同志都先后观看过上海淮剧团的演出;1958年金城大戏院改为淮剧专演剧场,并由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名为“黄浦剧场”;1985年8月22日,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江泽民同志兴致勃勃地观看了《水漫泗洲》;1993年11月25日,当时担任党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胡锦涛同志观看了都市新淮剧——《金龙与蜉蝣》,演出结束后亲切接见了大家,并对淮剧艺术的大胆改革创新给予充分肯定。
  淮剧音乐,起源于劳动人民在长期劳作当中的不断创造和不断积累,从秧歌、号子演变成为“嗬大嗨调”,经过几百年劳动人民的锤炼和流传,从十九世纪下半叶起,又历经职业艺人的长期实践和革新,才发展成为今天淮剧比较系统的板腔体系,同时因为淮剧源自劳动者的民歌曲调,深深地烙上了朴实、粗犷的印迹。淮剧唱腔曲调极其丰富,如“靠把调”、“下河调”、“拉调”、“自由调”等。“自由调”的产生,是淮剧曲调改革的又一次新的飞跃,在唱腔句式、旋律、定调和定弦上都有了较大的变化和发展,增强了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淮剧唱腔在百年发展历程中,产生了众多唱腔流派。如:筱派旦腔、何派生腔、马派自由调、李派旦腔、杨派生腔、徐派老旦腔、周派生腔等。

  淮剧对于各类题材的表现可以用八个字概括:“能文能武、能时能古”。
  在门叹词时期,便有段口小唱发展的民间戏文,如《赵五娘上京邦》、《孟姜女送寒衣》等简单故事情节的小篇什。盐淮小戏的演出,早期的“三小戏”,便有《隔墙》、《访友》、《访贤》、《盘骂堂》、《采药草》、《大、小赶考》等剧目。直至徽夹可时期,盐淮小戏形成了本剧种特有的“九莲、十三英、七十二记”的基本剧目。
  上海淮剧团自建团以来,挖掘整理、传承抢救和创编创排了一大批优秀的古装戏传统剧目(包括清装戏),成为留得下来的“骨子老戏”和剧种保留剧目。例如:《牙痕记》、《女审》、《探寒窑》、《吴汉三杀》(又名《斩经堂》)、《哑女告状》、《岳飞》、《郑巧姣》、《三女抢板》、《秦香莲》、《河塘搬兵》等;现代戏:《王桂与李香香》、《海港的早晨》(后被上海京剧院移植,易名为《海港》)、《拣煤渣》(小戏)、《爱情的审判》、《母与子》、《半边月》、《大动迁》、《大路朝天》等。
  进入上世纪90年代,淮剧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以《金龙与蜉蝣》《西楚霸王》《千古韩非》等一台台优秀的剧目,在全国戏曲界打响了“都市新淮剧”的艺术品牌,形成了风格鲜明、独树一帜的海派淮剧。
  起源于“门叹词”,孕育于“香火戏”的淮剧既有粗犷、朴实、擅长表达故事内容和复杂情节的叙述性唱腔,又有旋律柔美、委婉动听抒情性曲调,还有层次多样的戏剧性音乐,成为广大人民群众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在其发展的艺术历程中,更是创编创排了一大批堪称精美的优秀剧目,成为了中国戏曲百花园中一朵艳丽的奇葩!

责任编辑:淮小戏
文章标签: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