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剧的东、中、西路和南、北派

  淮剧的东、中、西路和南、北派 受到地理环境的差异影响, 淮剧自最初的“门叹词”、“香火戏”始, 就有东路和西路之别。东路淮剧活跃于黄海之滨的盐城、建湖、阜宁一带, 属下河地区(下河即今日苏东的串场河) , 早期演唱的主要曲调被称为【下河调】, 主要由“门叹词”形式中的腔调及香火戏中的“僮子腔”衍变而来, 结构形式及曲调风格接近于乡土小调; 而“西路”淮剧所唱的主要曲调是【淮调】, 又称【淮蹦子】, 由淮宝(今淮安、宝应) 农村中的田歌、号子发展而来, 粗犷高亢, 腔调近似口语, 短促强硬, 诉说性强。由于东路淮剧所在的盐阜地区是明清盐业生产的集中地, 故受“里下河徽班”影响更大, 直接导致东西路淮剧在音乐曲调、表演艺术、舞台语言等艺术风格方面有一定的差异, 再加上活动地域、师承渊源、艺术趣味的不同, 使得“东西路”淮剧艺术风格的个性, 显得愈加鲜明。
  淮剧文化区在苏北形成东路、西路分异的同时, 又在上海和苏北之间形成了南派、北派的分异。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 上海淮剧发展步入了“精英化”的“都市新淮剧”, 一改以往淮剧给人“乡土土到家”、“悲苦苦到底”的印象, 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同时又改良淮剧演唱的方言发音, 使之更接近苏沪吴语区观众的口味, 相较“北派”淮剧, 以上海为代表的南派淮剧富丽雕饰,形成精工细密的格调。“清新、高雅、温润”的南派淮剧和“传统、高亢、朴实”的北派淮剧形成了鲜明对比。
  但近年来, “北派”淮剧的风格也有了柔美的变化, 以泰州陈德林为代表的淮剧唱腔既不同于东路的缠绵, 又不同于西路的刚硬, 而是另辟中路一派的柔秀而不软媚, 简练则不空泛的新的曲风, 形成了“中路淮剧”。综上, 淮剧文化区形成了南、北两派, 而北派内部又分异为东路、西路和中路。

责任编辑:淮小戏
文章标签: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