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剧“涟水现象”是怎么炼成的?团长讲述改革心路历程
6月13日,是我难忘的一天。涟水淮剧团创排的大型现代淮剧《村里有个管得宽》在江苏省委党校隆重上演。本剧描述了年过半百的党员“管得宽”,自荐当了“村风民风家风监督领导小组”组长后“管得更宽”的故事。演出结束后,全体观众掌声连连,好评不断。身为剧中男主角的我,感到无比自豪。回顾过去这些年,我们剧团成功打造了“村官三部曲”“党员三部曲”,推出了一批批经典小戏,获得业内外人士的广泛认可,被誉为淮剧“涟水现象”。
一
面对生存压力,剧团上下达成共识,想要成功“突围”,就必须勇敢求变,在演出内容上下功夫。当时,我们决定创作一出反映农村大学生村官题材的现代戏,演真人真事。为此,剧团决定停发三个月工资,以集资的方式东拼西凑60余万元进行新剧创排。我们请来知名编剧袁连成,他跟踪采访剧中主人公四十多天,既听她的豪言壮语,也听她的满腹牢骚,看她尽情大笑,也看她悄悄抹泪……创作历时三个多月,经过十六次易稿,终于排演出原创大型现代淮剧《鸡村蛋事》。这部剧在当年全省近十部大学生村官戏中脱颖而出、一炮走红,一举斩获省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19项荣誉。这也让剧团找准了生存和发展之路。
此后,我们用十多年时间陆续推出现代淮剧“村官三部曲”,生动塑造了三代主人公,心系农业农村农民,帮助群众增收致富的感人故事,真实呈现了苏北农村十多年的进步与变迁。凭借这些精彩演出,涟水淮剧团从“苏北乡村小戏台”两度登上“首都北京大舞台”,淮剧“涟水现象”走出涟水、走向全国。
我们创作的现代淮剧《留守村长留守鹅》,以留守村官为原型,讲述了一个“吃亏是福”、没有受过任何奖励的留守村官陆二黑的故事,被誉为“村官戏的一次突破”,参加中宣部和原文化部举办的“全国基层院团戏曲汇演”开幕式首演。还有《村里来了花喜鹊》,用淮剧艺术表达了一个富有个性的扶贫故事,参加全国脱贫攻坚题材优秀舞台艺术展演,涟水淮剧团二次进京演出。
二
什么是好的演出内容?应该创作什么样的原创新剧?这是我始终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几部剧的成功,让我发自内心体会到:农民最爱看的还是农村戏、百姓事。从乡村走来,写百姓事,演百姓戏,脚沾泥土,讴歌时代,才是弘扬淮剧艺术的现实选择。
我们剧团的演员,基本都来自农村,他们熟悉农民、熟悉乡村生活,懂得如何刻画和塑造人物,这是我们的优势。这些年,我们矢志不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作为表现主体、服务对象,把创作目光向人民群众聚焦,从基层生产生活中找选题、找灵感。在创作中,我们注重把握群众的精神需求、审美追求、欣赏诉求,尝试用时代主题构筑作品厚度、以群众心声体现作品温度、靠精湛艺术打磨作品精度,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风格和表现手法,让群众想看爱看、可知可感。
为了创作出能够真实体现百姓生活的作品,主创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采访采风,演职人员到基层群众中体验生活。菜场里,我们观察买菜的市民;公交车上,我们与乘客侃市井万象;排练场内,我们每天从早到晚连轴转,连续40多天不休息,一招一式,一唱一词,认真揣摩;下乡演出,我们与党员群众话家长里短,谈酸甜苦辣。每一时,我们都是角色,每一处,都是我们的舞台,背剧本、念台词、想角色,印证了涟水淮剧人的匠心和初心。我和团队把送戏下乡当作“走亲”,小镇街道、村部礼堂、乡间空地,一座座简易却热闹的舞台,都是我们送戏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的平台,每年演出120多场,春夏秋冬,寒来暑往,不是在演出,就是在演出的路上。
有一幕场景,至今让我挥之不去:有次我们下乡演出,突然下起了雨,结果老百姓仍不肯走,坚持在雨中看戏。我们在舞台上,能不掏心掏肺地演吗?观众是我们的上帝,给我们以鼓舞、以力量。演员王春华为一个“抢背”伤了脚骨,演出时,他拖着一只穿拖鞋的伤脚毅然走上舞台;老演员张献忠,每天坚守排练场,脚肿得像馒头,鞋子都脱不下来,还自嘲自己的脚很“卡通”;女演员许晴外出参演,一进住所就大门不出,以保护嗓子并避免受伤,因为小剧团没有替补演员,作为主演不能出现任何意外。
戏比天大,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在剧团里,每一个人,不仅是演职员,而且是勤杂工,拆台装台都是自己干。做饭的厨师、开车的司机,均由演员兼任,与其说是勤俭节约,倒不如说是涟水淮剧人对家当的呵护和对舞台艺术的敬畏与热爱。正是一个个“小我”走向“大我”,汇聚起“团”的力量,撑起这个和谐的大家庭。
三
剧团发展到今天,我深切感受到,赶上了好时代,遇上了好政策。近些年来,国家对传统戏曲加大扶持力度,江苏省委省政府陆续出台艺术基金、精品项目扶持等各项政策,我们剧团也成了最大受益者,先后获得省市奖补资金1000多万元。淮安、涟水市县两级针对基层文艺院团的发展困局,从体制机制、政策扶持、人才支撑、绩效考核等多个方面大力推进改革创新。
涟水县委县政府充分整合县淮剧团和县文化活动中心资源,成立涟水县文化艺术中心,为剧团核定编制30个、员额指标15个,让演职人员心无旁骛搞创作。打破行业壁垒和体制障碍,自《鸡村蛋事》伊始,创新采用“剧组制”运作模式。以剧目创作需要为第一原则,团内不论资排辈,唯戏是用。变“以人养戏”为“以戏用人”,目的只有一个:把戏“竖起来”。
经过精准有效的改革,我们走出了生存维艰,实现了凤凰涅槃。现如今,大家不但有了办公室、排练场、练功房,县委县政府还专门协调了一个1000多平方米的仓库,让我们放置道具、服装、舞美等。过去外出演出,锅碗瓢盆都得自己带,现在我们住上了宾馆,演出结束后就能吃上热气腾腾的饭菜,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提升。涟水县淮剧团“人戏俱丰”,大家信心更足,干劲也更大了。
有了这么好的基础和条件,剧团上下倍加珍惜,坚持不懈求新求变,把“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作为执着追求,努力实现新的突破。我们注重题材规划、精品打造、艺术创新,把生活图景变为艺术场景,以艺术舞场还原生活现场。具体来说,就是既坚持传统淮剧中的戏剧色彩,谨守淮剧固有之“正”,又面向新时代的大众审美取向,在表现形式上有所突破,创造了艺术形式之“新”。在表达方面,我们经常使用农村人的土话语言,趣味十足。一些暗藏机锋的对话,夸张的动作冲突,以及带有喜感的声腔与音乐设计,恰到好处的灯光使用,都能产生很好的艺术效果,受到老百姓的由衷欢迎。
本文作者:翟永军[作者系涟水县文化艺术中心(淮剧团)主任(团长)]
文章来源:《群众》杂志2024年第14期,原标题为《剧团改革 人戏俱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