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淮剧,走近淮剧明星——曹阳
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淮剧文化精神,2017年2月18日,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寒假实践团来到黄海之滨——滨海,切身感受淮剧,并有幸采访到在盐城戏剧界有“拼命三郎”之称的曹阳老师。
曹阳老师出身于梨园世家,其父曹彬、母郭玉蓉都是著名的淮剧表演艺术家。曹阳幼年时便生活在艺术氛围极为浓厚的家庭之中,耳闻目睹了许多戏曲活动及名人轶事,受到强烈的艺术熏陶。一种天然形成的戏曲艺术的情愫和出自内在的艺术追求,在他血液里凝聚、流淌、扩展、升华。12岁就开始做射阳县小红花艺术团团长,曾扮演全场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杨子荣、《沙家浜》中的郭建光、《红灯记》中的李玉和、全场现代舞剧《白毛女》中的穆仁智、《红色娘子军》中的南霸天等人物形象,演出轰动射阳县城,曹阳的名字也不胫而走,成了家喻户晓的小名人。
在和曹阳老师的对话中,我们了解到:第一届中国滨州小戏艺术节中,获得了全国导演表演一等奖,是曹阳。到了第十一届,时隔十一年,又获得了全国编导演三个金奖,同样也是曹阳。曹阳老师收学生要求他们一定要有艺术的特长,更重要的就是品德要好。收徒弟有两个过程,第一是领导重视,然后找专家拜师;第二就是自己自愿收徒弟。收徒标准最重要的是德艺双馨,不受年龄限制。比如说滨海淮剧团招生,都是小孩那就全是我学生,大学生在传承上就是对艺术的更深层次的教育而不是基础教育了。
淮剧之展望
针对淮剧传承的现状,曹阳老师有这样的感想。淮剧的剧种,第一就是门探词,第二就是劳动号子;还有更重要的的就是哭腔艺术,把哭腔艺术变成淮剧音乐,将它淮剧化。当时的淮剧,是为了吃饭,像我们苏北人到苏南去唱戏或者到农村里去唱淮剧。而越剧这样的剧种就是爸爸把钱给你去唱,以前的资本家、银行的老板,买的戏服多漂亮啊!但是淮剧却不是这样的。越剧这个剧种,在过去就始终比我们有钱,这是社会的环境造成了这个剧种的基调。环境苦就肯定唱苦的内容,越剧有钱了,自然就不愁于吃穿,而是注重于情感方面的研究。所以说现在经济发达了,对于淮剧的传承,我们就不一定非要局限在淮剧里面的苦情悲戏,甚至于老百姓认为淮剧始终在一个哭腔范畴里,这种想法其实错了。淮剧要走出多元化的感觉,这需要年轻人有识之士去做贡献。因为老一辈艺术家可能还摆脱不了淮剧的这种的苦戏哭腔的风格。我们这代人要让他们下一代在这方面去研究,去塑造,这是第一。第二,像我们盐城是淮剧的大市,你生在盐城,那作为盐城人,其实剧种能代表这个城市。淮剧的生命,在我们盐城,是打开心扉的地方!它是淮剧扎根的地方,是淮剧生命传承的地方。第三,我认为你们今天问我传承是什么,就是技艺的传承,道德的传承,在传承技艺中也需要有道德的传承。你永远要记住道德是第一,德艺双馨一样的道理!
曹阳老师不但敢于挑重担,负重任,而且敢于闯新路。用他的话说:“只是在沙滩上沉思,永远也不能得到珍珠。” 滨海县淮剧团能够在戏曲事业严重滑坡、市场不断萎缩的形势下,克服重重困难,不但能够维持正常运转,还千方百计编创排练大型剧目参加省、市重大艺术赛事活动,莫说他们已取得了辉煌的硕果,即使没有成绩,仅凭这种勇气和精神,就值得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赞扬。尤其在戏曲事业极不景气的今天,更应该值得推广和弘扬。他们所取得的成就,固然与地方政府,尤其行政文化主管部门大力支持、关心有极大的关系,也是全团同志共同努力的结果,但作为一团之长的曹阳,其勇气、胆量和魄力以及千方百计克服困难,不辞劳苦、勇于奉献的精神也是分不开的。
扬淮剧之精神,创淮剧之路,立淮剧之新风,传承淮剧之精髓,方可成为一名优秀的盐师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