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剧的时代性特征

[摘要]本文围绕江苏淮剧的发展、传承和演变,系统分析了在不同阶段淮剧所蕴含的审美取向和艺术价值,并指出随着时代发展,江苏淮剧在自身创新中对于时代精神的汲取以及呈现出的时代特征。

[关键词]江苏淮剧;艺术价值;时代特征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8)06-0069-02

地方剧种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艺术审美和价值,被地方民众所熟知和喜爱。如果我们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此类艺术形式的传承和发展,必然会发现地方文艺和剧种在其自身成熟体系形成的过程中,始终与社会发展、公众审美、主流艺术等进行着持续的交融,取长补短。这是艺术发展和创新的规律,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后者永远是前者创作的灵感来源和力量来源,贯穿在一切艺术创作的始终。对于江苏淮剧而言,同样如此,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扬剧、沪剧、越剧等剧种的精髓,按照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实现了自身艺术体系的构建,并最终成为一门独立的地方性剧种,对弘扬地方文化和传统有着非常显著的推动作用。

江苏淮剧的时代性特征

一、江苏淮剧简介

(一)淮剧出现的背景

江苏淮剧自诞生之初至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早期的淮剧传承者多是活跃于江苏盐城、宝应一带的渔民、农民和盐民,他们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在传统的劳动号子、说唱音乐和流传于苏北地区的“三可子”等民间艺术的基础之上,加入了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并逐步形成了最初的淮剧雏形和曲艺范式。在淮剧诞生之初,淮剧表演多是出现在庙会、婚丧嫁娶、祭祀等活动中,具有非常鲜明的民间属性和特色,成为当地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随着淮剧艺术的传承,也诞生了一大批淮剧创作和表演艺术家,多来自民间,他们成为这个时期淮剧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二)淮剧发展演变历程

江苏淮剧走出江苏、开展全国性推广的时间,确切来说应该是在清朝光绪年间,江苏地区的部分民间艺人为了躲避水灾,从江苏来到上海,也将淮剧艺术带到了上海,比如早期艺人韩太和、何孔德创作的“搭墩子”。随着越来越多的苏北艺人的加入,淮剧开始成为街头艺术的一种,并出现了“拉围子”,这可以说是后来剧场的雏形。进入20世纪30年代,淮剧已经在内地多个省市实现了发展和传承,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淮剧在曲艺范式和演唱技巧方面,充分吸收了当地的曲艺特点和优势,比如对京剧剧目的借鉴,对越剧音乐唱腔的吸收,淮剧发展也正式进入了“夹皮可”阶段。也正是在这一阶段,“依托京剧的弦乐托腔,并用二胡取代单纯的锣鼓伴奏,把行腔拉长,称之为拉调”,淮剧形成了自己的主调——拉调。至此,我们可以说,淮剧已经形成了独具特征的艺术气息,其演奏技艺和唱念做打也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体系。

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实施了多元开放、兼容并蓄的民间文艺政策,为江苏淮剧的振兴和传承提供了难得的发展契机和空间,在这一阶段,传统淮剧迎来了发展的第二春,对于其他艺术流派的借鉴和吸收力度进一步加大,不光是曲艺形式和剧目内容,更是广泛吸收包括京剧、地方戏剧和现代戏在内的多种流派的服饰、弦乐演奏、伴乐等,对简陋的老淮调进行改良和完善,将其进行软化,实现了东西两路淮调的融合,形成了新淮剧唱腔,更加具有时代美感。

而进入新时期以来,在国内日益开放的文化格局下,各种优秀的艺术流派争相出现,极大地活跃了国内文艺市场,也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但是淮剧由于人才传承断层、创新不足和娱乐新媒体冲击等在内的诸多因素制约,逐步式微和衰落,更多的是一种地方艺术的印记。一个很显著的事实就是原本活跃于国内各个省市的淮剧表演团体数量大量减少,如今只能看见零散的民间艺人在传承和弘扬淮剧理念,淮剧已经不复当年的火爆和繁荣。而我国政府从出于保护民族文化的角度出发,将淮剧列入了“非遗文化”名录,足以看出江苏淮剧所具备的艺术特性和国家对艺术传承、保护的重视。这也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国家对地方艺术的扶持思路。

二、淮剧的时代性特征

承接上文所述,可以看出,淮剧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非常注重对其他艺术种类养分的汲取,也注重对时代精神的弘扬,并将时代精神以艺术化表达的方式,以传统淮剧表演的形式予以呈现,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感和社会实践性。基于此,我们对于淮剧的艺术美感和时代特性的分析,能够更好地理解淮剧作为苏北重要的曲艺文化之一所具备的审美性和艺术性,并且窥见传统曲艺形式在时代发展中应该秉持的发展理念。

(一)多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

淮剧由最初的地方戏种、民间曲艺最终发展成为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民间艺术,已经形成了包括角色、伴奏、主调在内的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能够最大限度满足不同群体对戏曲艺术的需求。从角色角度看,对比一般戏剧中生、旦、净、丑的角色,淮剧在四个角色基础之上又有分支,有小生、小旦、小丑;淮剧演员不仅能够胜任本身的角色,而且能够担任多个角色。这种演员能力多元化的特点,让淮剧更加具有表现力和演绎力。

从伴奏乐器角度看,花样更加繁多,并且古为今用,兼容并蓄,淮剧伴奏乐器主要是包括扁鼓、苏锣、铙钹等在内的打击乐器,后来又融入了二胡、笛子、琵琶等器乐。虽然乐器种类繁多,但是能够和剧目的内容、情节推进实现有效的结合,最终营造出浑然一体的艺术审美体验,带给观众强烈的情感冲击,心灵受到触动。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为了迎合更多的觀众需求,还引入了大提琴等西洋乐器,让淮剧表演更加具有时代感和多样化的特征,表现力也更强,更能驾驭更多的剧目。

(二)曲艺范式的多变性

唱腔是淮剧艺术的灵魂所在,其艺术感表达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对多元化唱腔的追求,而且在漫长的发展和演变中,已经形成了多个唱腔流派,共同推动了该艺术形式的繁荣发展。淮剧在发展之初,主曲调主要分为东路和西路两个派系,东路唱腔侧重于旋律,音调纯美;西路唱腔口语化,短促而强硬。在发展之初,淮剧的范式还没有完全形成,东路和西路的唱腔泾渭分明,互不干涉;而发展到后期,随着自由调的出现和融合,东路和西路的唱腔已经没有那么分崩离析,而是在发展中实现了逐步的统一,实现了刚中带柔、粗中带细的艺术特色。

时至今日,时代的发展和演变也给淮调提供了艺术养分,促使其形成了以淮调、拉调、自由调为主的曲调格式,相互融合于统一的剧目中,但是彼此又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和区别,比如淮调比较高亢,具有较强的诉说性功能,一般用于剧目中的叙事桥段;拉调细腻柔和,犹如低声喃语,多用于抒情部分的表达和人物情感的描写,或是用于烘托主题气氛;而自由调则综合淮调和拉调的优势,是一种综合性的曲调格式。除了三大主调,淮调也衍生出一些分支曲调,比如淮悲调、大悲调、一字腔、叶字调等,累计有100多个分支,他们的主调的调性相接近,调式基本为蓝桥调、八段锦、打菜苔、柳叶子调等。正是这种主调和辅调相互支撑的曲调格式,才让淮调在表演过程中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艺术审美体验,带给观众以独特的视听效果,受到了观众的欢迎。

(三)表演风格的统一完整

淮调在发展和演绎的过程中,有着众多的分支和流俗,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表演的思路和动作范式也出现过一些多样化的发展态势,最重要的一点是流派的多样,已经兴起了陈派、周派和武派,三个流派对于淮调艺术的理解、传承和认识等都存在很大的不同,在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地位。其实这种多样流派的发展和沿革,已经成为传统民间曲艺发展的基本路径,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曲艺艺术的精神内涵,并且满足不同观众的审美需求。在淮调的三个流派发展中,以陈调唱腔最为突出,始终走在淮调创新的前沿,陈派创始人陈德林以创新的理念,拥抱时代发展和文艺理论创新,在推进陈派淮调延续中,受到了当期社会审美理念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借鉴沪剧、越剧、歌剧等姐妹艺术的唱腔,大胆地改良自由调、小悲调、老淮调等,形成了最具代表性的淮调艺术风格,并催生了“十生九陈”的现象。时至今日,淮调的時代艺术特点也更多是通过陈派淮调艺术形式来实现的,这种以陈派为主、武派周派为辅的艺术格局,让淮调保持着文化意识所具有的时代性、创新性,这种创新的获得并不是对传统以往风格和模式的颠覆、否认,而是立足于该基础之上对新的艺术理念的融合和理解、应用,因此具备了强大的发展力和潜力。

结语

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时代发展,也离不开整体文化氛围和政策的影响。淮剧作为江苏地方戏剧之一,具有非常鲜明的江苏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其发展和演变、传承的历史,更是代表着我国地方戏剧的典型发展之路,因为对于淮剧艺术的分析和研究,就自然具备了更加普遍适用的意义。而淮剧被纳入非遗文化保护名录,无疑对于其保护和传承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淮剧艺术只有在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中,注重从时代文化中汲取营养和经验,才能实现自身长远发展和艺术活力的充盈。

[参 考 文 献]

[1]戴玉升,鲍鹤云,黄斌斌.淮剧音乐研究[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

[2]薄森海.淮剧艺术及其唱腔流派[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7.

[3]管燕草.淮剧小戏考[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8.

[4]靳蕾记谱整理.淮剧音乐(专著)[M].北京:北京音乐出版社,1959.

[5]中国唱片厂编.淮剧唱片曲谱选 (专著)[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58.

[6]朱恒夫.中国历代戏曲作品选[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来源:当代音乐,2018年第6期)

责任编辑:淮小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