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人李凤琴老师的淮剧情缘

淮剧非遗传入李凤琴老师原名程定慧,1933年生,9岁随养父学艺,是淮剧李家班第四代传人,“文革”前一直担任涟水淮剧团业务副团长,是当年响遍苏北乃至苏南、上海的淮剧名旦。作为李家班班主,养父李少芳先生亦是名闻苏北、响遍沪宁,是涟水淮剧团首任团长。

在原涟水淮剧团团长李元芳先生引荐下,笔者慕名拜访了李凤琴老师。李老师看上去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豁达开朗、谦逊和善,记忆力尤为惊人,谈起淮剧犹如聊家常般地娓娓道来。

非遗传人李凤琴老师的淮剧情缘

当年的程定慧,出生在宝应的大户人家,祖辈开钱庄。当家的大伯父喜爱李家班的淮剧,李家班每年都会受邀到程家唱堂会。天资聪慧的程定慧尤其喜欢看淮剧,看久了就跟着在大院里练功的演员学表演,一学就会,且字正腔圆,很得李少芳赏识。大户人家小姐学戏,当然要遭到家族的竭力反对,程定慧最后为了淮剧背离家族,跟着李家班练功学艺,从此与淮剧结缘。

非遗传人李凤琴老师的淮剧情缘

养父李少芳祖籍淮安县复兴乡。1955年7月在时属涟水的陈家港演出,当年国家要求所有民间演出团体就地安置,李家班因此成为新组建的涟水淮剧团的一部分。当时的涟水淮剧团,除了李家班,还有刘家班和顾家班,合计70余人,李家班当时名望高,所以班主李少芳被任命为首任团长。

李家班名望高,旦角李凤琴名气大。据当年涟水淮剧团许多元老回忆,剧团每次赴两淮、高宝、三泰、里运河一带演出,群众不说涟水淮剧团来了,都说李凤琴淮剧团来了,由此可见其当年在广大观众中的影响力多么巨大。剧团成立后的首演剧目是《岳母刺字》,开始先在本县和周边十五县巡回演出,后受邀到南京上海以及苏锡常演出,李老师在剧中先演老旦岳母,再演花旦岳妻,老旦花旦交错演,每场演出都很轰动,一时传为美谈。

诸君漫说登场好,曲部风流斗巧妆

1957年,涟水淮剧团为响应贯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根据涟水抗日英雄朱前烈士事迹,创作编排现代戏《不屈的朱前》,除了小旦花旦老旦样样全来的李凤琴,还有武生杨成刚、小丑吴神童、花旦青衣老旦顾雪琴等知名演员加盟。首场演出就引起舆论关注,赞誉声不断。李老师在剧中扮演土匪王培坤的老婆,由于演技卓绝,深受观众喜爱,后在省调演中受到省政府嘉奖。该剧先后在上海及全省各地巡回演出数百场。在上海演出时,得到时任上海市副市长李干成和市委组织部戴部长等领导的高度赞誉,这两位朱前烈士当年的战友直夸他们把朱前烈士演活了,并邀请主要演员到家中做客,共话家乡发展,还特地在上海国际饭店24楼招待剧团成员。

筱文艳和马秀英在全国戏剧界都有很高的名望,是当时上海家喻户晓的淮剧名旦。1963年春,上海人民淮剧团著名淮剧音乐人张晋请筱文艳谈演艺经验,筱文艳欲找马秀英一起去。马秀英说:“涟水李凤琴在南市楚城戏院演出《雷锋》,何不找她一起去?”于是,三位名角遂结伴同往。

涟水建设朱码船闸,当时声势浩大,曾遭到台湾当局派遣飞机前来轰炸。为歌颂朱码船闸的建设成就,涟水淮剧团推出了现代淮剧《瞎子观桥》。该剧由著名老生郁玉春扮演瞎爷爷,李凤琴扮演孙女,该剧因人物表演形象生动,戏文幽默风趣,情节高潮迭起,受到了观众的青睐,先后在上海南京等地演出数百场,常常是一票难求。李老师还先后主演过《芦荡火种》(《沙家浜》的原名)《杜鹃山》《红灯记》等百余个古今剧目。每演一剧,她都深入生活,亲自参与剧本策划、研究戏剧情节、虚心向别人学习,成功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非遗传人李凤琴老师的淮剧情缘

李凤琴老师德艺双馨,不论身处何种境地,爱党之心永无改变。据她老人家叙述,她积极加入党组织,缘于解放前结识地下党员小皮匠。1948年,国民党政权风雨飘摇,15岁的李凤琴在南京总统府旁演出,总统府对门一个小皮匠总是和她打招呼,并为她指点生活的迷津,她也对小皮匠钦佩不已。南京解放后,已成为地方党委重要领导的小皮匠邀请李家班参与党的文艺宣传,李凤琴积极参加,并光荣入党,还成为中苏友协会员。

非遗传人李凤琴老师的淮剧情缘

李毓昌是清廷的一位清官,淮阴地区人,周总理曾多次称赞此人。时任淮阴专区领导找到涟水淮剧团,要求排演淮剧《李毓昌》。剧团将其作为政治任务,抽调省内外著名的淮剧老生顾德宽和小旦李凤琴扮演李毓昌夫妻。该剧一经上演,就引起很大轰动,演出经久不衰。在编写剧本《李毓昌》时,李凤琴和顾德宽一起熟悉历史、研究资料,她在剧团首倡剧本要注意五个原则:戏魂(主题)、戏胆(主题、人物、戏剧主要冲突)、戏骨(人物、事体、框架、情节等主要方面)、戏眼(亮点、抒情点、意境点)和戏筋(剧本脉络及小道具运用等),她提倡的这五个原则成为涟水淮剧团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创造了涟水淮剧团史上一个个辉煌。

淮剧《李毓昌》既给李老师带来了荣誉,也给她带来了厄运。由于受到极“左”路线的影响,花费大量心血的淮剧《李毓昌》终被强令停演,李老师也被扣上宣传才子佳人和牛鬼蛇神的大帽子,以至于被戴高帽游街批斗,处在演出黄金时期的她,被迫离开挚爱的淮剧舞台。虽身处逆境,但她始终保持乐观心态,在一次批斗中高唱样板戏片段,最终造反派不得不终止对她的批斗。虽离开自己挚爱的剧团,但李老师的心一直没有离开舞台。1974年,为配合当时“学大寨,赶大飞”热潮,李老师与当年的淮剧名旦薛玉梅一起表演淮剧《一路同行上大飞》,受到当时省市县领导的高度赞扬和群众的喜爱,在全省各地巡回演出数场。

非遗传人李凤琴老师的淮剧情缘

李老师情系淮剧发展,退休后还致力于涟水淮剧界的传帮带,培养年轻一代淮剧人才,为涟水淮剧史上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奠定基础。她与涟水淮剧团第四代淮剧演员周素琴排演的《逛涟城》,观者如潮,赞誉之声不绝。晚年的李老师身体硬朗,幸福快乐,满堂子孙在各自岗位都有所建树。老人家除了时常夫唱妇随地唱些淮剧片段,每天必看中央五套体育节目,是乒乓球运动员樊振东的超级粉丝,更能如数家珍地一一说出NBA大腕球星的名字及打球风格,能够专家点评般地评论每场球赛的得失。

非遗传人李凤琴老师的淮剧情缘

一生与淮剧结缘的李凤琴老师,为弘扬淮剧事业呕心沥血,从1956年成为第二届涟水县人大代表开始,连续七届当选县人大代表。在其淮剧演出生涯中,数次获得国家及省市县颁发的荣誉奖章证书,可惜这些珍贵的奖章、证书、剧照大都毁于“文革”十年浩劫,有的被报刊社或史传专家借去未能归还。2011年,为褒扬李凤琴老师对淮剧事业所作出的贡献,淮安市人民政府授予李凤琴老师“淮剧非遗传人”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淮小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