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文艳和她的淮剧人生
被称作“淮剧皇后”、“淮剧泰斗”的大师筱文艳,不幸在2013年9月19日晚,因脑溢血在上海华东医院抢救无效逝世,享年92岁。
筱文艳,1922年生于淮安区车桥镇。她为淮剧振兴大业作出了卓越贡献,生前曾24次荣幸地受到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作为她的出生地和她所创造辉煌的淮剧发源地的淮安戏迷与乡亲们,无不表示对她的沉痛悼念与深切缅怀之情。
我在担任地、市文化部门分管戏剧工作的领导期间,曾经和筱文艳有过多次接触,她的音容笑貌经常在我的脑海里过电影。她猝然离世的恶噩,使我一直沉痛地想着她为淮剧振兴大业所作出的卓越贡献,特别是她生前曾24次荣幸地受到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的特殊荣耀,促使我重读了反映她辉煌人生和事业的专著《筱文艳舞台生活》一书,现将其中周恩来总理关心她个人进步与她所献身的淮剧事业的精彩片段梳理出来,以表达广大乡亲们共同的思念。
“淮安是我的生命根事业根”
因为工作关系,我多次请筱文艳大师指导故乡的淮剧艺术,她总是有求必应,热心帮助,每当感谢她时,她总是说:“淮安是我的生命根事业根,自家人自家事,是我应该做的。”
筱文艳,原名张士勤,1922年生于淮安区车桥镇,国家一级演员,工文武青衣花旦。她5岁随父母由农村逃荒至上海,被卖予民乐戏院职工张少卿和老板刘木初为养女,取名张士勤。6岁开始学艺,11岁登台。1937年后在上海演出,很快崭露头角。1964年担任全国政协委员,1970年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1975年出席第四届全国人大会议时当选为主席团委员。历任上海人民淮剧团艺委会主任和上海淮剧团团长。
淮剧1906年进入上海,后来成为上海的五大剧种之一。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梨园界竞争激烈。筱文艳在1939年新创出旋律婉转、行腔自如的“自由调”,深受观众欢迎,成为淮剧流行的三大声腔之一,并创立“筱派旦腔”。主要代表作品有:《白蛇传》、《秦香莲》、《走上新路》、《党的女儿》、《水漫泗州》等。筱文艳在与筱云龙搭档演戏时,还首次采取了角色分腔的表演方法,这在淮剧史上又是一个开创性的改革。其后淮剧一度和京剧、越剧、沪剧一起成为统治上海舞台的四大剧种。
早期淮剧风行的主要是“拉调”,除了一快一慢的节奏变化外,中间的叠词在演唱时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在表达人物感情、刻划人物性格方面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筱文艳经过反复琢磨,就在原来慢速拉调的基础上把开头句适当加快,再把中间的平句加上花音,并根据具体剧情,随时改变每句每字的落音,唱出了灵活、花俏的青腔。当她把改革后的“新拉调”在舞台上试唱时,获得了台下满堂彩。拉调改革的成功,增强了筱文艳大规模改革淮剧曲调的信心,激起了她的更大创作热情。接着,她又演唱出行腔轻松、变化自如的十多种曲调,使广大淮剧观众大饱耳福。现在淮剧观众们所熟悉的构成淮剧的“三大声腔”之一的自由调,就是她的代表作。这一新曲调是她继承了前辈艺术家的成果,又突破了传统,集众家之长,并且按照自身的演唱特色与嗓音条件而成功创造出来的。“自由调”又迅速从上海回传到苏北,为各班社所广泛运用和传唱。
筱文艳创立的“筱派旦腔”,是她对淮剧艺术发展的又一重大贡献。她所创造的唱腔细腻柔美,爽朗动听,注意运用各种润腔技巧刻画人物性格。发声方法科学,追求发声时气息的流畅,注重发挥中低音厚实、柔润的特点,演唱情感真切,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淮剧的优美动听的音乐,清新的曲调,无不渗透着筱文艳的一番心血。
她又针对角色的实际需要进行伴奏方面的改革:有的需要刻划人物的内心世界,就采用长过门起板或长过门走圆场;有的大场面戏,就配之以密锣紧鼓;有的剧情突变,就只用短过门一带而过等等。经过这些改革,演员在台上根据剧情,该唱就唱,该收就收,戏也就更好演了。
“哈哈,我们还是同乡呢!”
在筱文艳的成长道路上,她和她的淮剧事业,得到了敬爱的周总理的关心。有几件往事,是她难以忘怀的。
1951年5月5日,由周恩来总理签署的《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发布。这年夏天,周扬到上海提出要看淮剧节目。筱文艳接到通知,赶排了淮剧传统剧目《千里送京娘》。这出小戏,载歌载舞,富有苏北的泥土气息。周扬、夏衍等看过以后,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回北京之后,发来邀请信,请淮剧派代表团参加全国戏曲观摩演出。
会演期间,大会组织了一台节目到中南海怀仁堂去演出,其中就有筱文艳主演的《千里送京娘》和《种大麦》。毛主席、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都来看了。演出之后,周总理来到后台祝贺演出成功。筱文艳赶忙迎上前去。周总理紧紧握住她的手,高兴地说:“你的戏演得很好,祝贺你!”并亲切地问道:“你是哪里人呀?”
“我是淮安人。”筱文艳无比激动,连忙回答。
“哈哈,我们还是同乡呢!你是住在城里,还是住在乡下?”周总理笑容满面地问。
“我住在乡下。”
“哪一乡?”
“东乡车桥(即淮城东的车桥镇)。”
“我是淮安城里。可是已经四十多年没有回去了,不知乡亲父老生活得怎么样?请你代我向他们问好。”
周总理神态祥和,语气亲切,筱文艳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总理这么平易近人,和一个地方戏演员攀起同乡来,言语谈吐里充满着乡音乡情。
10月1日,筱文艳接到政务院的一张请柬,邀她去怀仁堂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周年国宴。她把这大红的请柬紧贴在胸口,不禁暗问自己:“筱文艳啊筱文艳,你这个在旧社会被看成‘戏花子’的人,竟能参加国宴!你作了些什么贡献呢?”
“你怎么样了?”
1953年5月20日,上海市人民淮剧团经上级批准正式成立了。这对于经过旧社会煎熬、竭尽全力支撑着自办剧团的筱文艳他们来说,是一件大事。在成立大会上,筱文艳脸憋得通红,热泪盈眶,好半晌才说出一句话:“成立国营剧团,我们往后就是国家的人了,让我们跟着党好好干吧!”1953年,筱文艳排了《白蛇传》。1954年,筱文艳和杨占魁主演《兰桥会》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1956年初,筱文艳演出了现代剧《走上新路》。
在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时,筱文艳思想上很受触动。尤其是听了周总理的报告,她觉得人应该走革命的道路,入党的愿望又变得迫切起来。在朝鲜的慰问演出,她深深地被朝鲜战场的血与火震撼了,中朝人民为真理和正义而战的英雄壮举,又一次熔炼了她的心灵。一个圣洁的念头在她心中升起,深深思考之后的一天夜晚,她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捻亮煤油灯,一笔笔地写着:“我申请参加中国共产党……”不久,筱文艳作为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的代表到北京开会,又一次见到了敬爱的周总理。总理还是那样亲切,一见面就问道:“你怎么样了?”筱文艳一听就知道总理指的是她的入党问题,轻轻地答道:“我入党了。”周总理笑着和她握手,对这位苦水里长大的普通演员的成长表示关心和祝贺。
“要到俱乐部、工厂里演”
筱文艳入党后,牢记着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职责,塑造了一个个闪耀着革命理想光芒或具有高度人民性、民主性的人物形象。
1961年,周总理到上海来,在儿童艺术剧场看演出。演出前周总理回过头来,看见筱文艳,便招招手让她到前面去,总理关切地问起淮剧在上海的上座情况,在听了筱文艳的回答后,语重心长地说:“你们过去没有剧场,都是在工厂区演出。现在有了剧场,也不要脱离工厂区,要到俱乐部、工厂里演。”
听了总理这番话,筱文艳想了很多、很久。她反复体会着这番话的含义,觉得对自己对淮剧来说,确实太重要了。总理关心自己和同志们,关心淮剧及其发展,更是因为他关心着喜爱淮剧的广大人民。于是筱文艳就常带着好戏深入工厂和农村去演出。有一次,她还利用排戏的空档,走上街头慰问正在连夜拆除电车轨道的工人师傅。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她来淮安演出,住在生产队村子里,和当地群众一起参加劳动,一起吃胡萝卜、山芋叶子,从不叫苦。筱文艳送来的不只是精湛的淮剧表演艺术,还有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对于爱好淮剧艺术的家乡人民的热忱关怀。
(本文作者:徐忠,来源:淮安文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