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而后已铸戏魂——追记涟水淮剧团名誉团长戴大宝先生

在涟水淮剧团党支部书记张献忠的引见下,我们拜访了戴大宝先生生前的同事和徒弟,追寻戴先生淮剧舞台生涯的足迹。

戴大宝是艺名。先生原名戴宝元,原籍淮安区淮城镇人,出生于淮剧世家,其父戴宗尧是戏班中著名的当红小生。戴大宝先生自小活泼聪明灵慧,记忆力尤为惊人,5岁就跟随父亲和戏班走南闯北,耳濡目染之下对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唱腔清脆醇厚,演员们很是喜爱,闲暇时教给他戏剧唱段、表演技能和打斗功夫。他七岁登台客串剧中小孩角色,九岁正式登台演出,12岁随戏班加入涟水淮剧团,其时已是一个成熟的文武小生。

早年的涟水淮剧团,除了有李凤琴、郁玉春、杨长根、吴神童、顾雪琴等演技精湛的老一辈戏剧演员压台,更有新生代“四小友”戴大宝、魏国喜、严树春、张玉怀等文武小生加盟,声威大震,响遍大江南北。戴大宝先生文武生演技皆很出众,除了淮剧世家的先天熏陶,并得益于名家大腕面授指点这两个因素,更在于他的勤学好问、肯下苦功。他善于博取众家之长,向淮剧界著名小生邱凤奎,文武生杨长根、吴小凤,丑角吴神童等前辈求教,练就了一身演艺功夫。他还慕名拜上海京剧名家张云鹏和张灵坤为师,学得他们的戏剧毯子功和把子功绝活,这让他终身受益。

死而后已铸戏魂——追记涟水淮剧团名誉团长戴大宝先生

上第二排左一为戴大宝先生

“戴大宝戏剧天分高,角色活泼搞笑,每场演出都逗得人捧腹大笑,小生中带有武生成分,武生戏里有小丑味儿。”这是涟水淮剧团元老级演员的评价。戴大宝先生武生戏表演功夫扎实,早年在淮剧舞台上虽为配角,但如果每场没有戴大宝先生的毯子功和把子功戏压轴,观众就会感到很遗憾而不肯离场。

戴大宝先生成名较早,1955年涟水淮剧团成立的首场演出是《说岳全传》,获得极大成功。这当然得力于李凤琴等名角的出色表演,而戴先生先演岳母刺字中的小岳飞,再演少年岳云,滑稽、灵慧的表演逗得观众捧腹大笑也是功不可没。戴先生也由此一炮打响,成为涟水淮剧团不可或缺的少年角色。他的演出黄金期是在二十岁左右,1964年在《宝莲灯》中饰演主角沉香让他一举成名。他在该剧中的文武生表演活泼灵动,唱腔清脆可人,道白妙语连珠,尤其是眼功,可谓勾魂摄魄。该剧上演的当年,戴先生就荣获江苏省戏剧表演奖,此后《宝莲灯》演出经久不衰,堪称经典。《园丁之歌》的成功上演,更为戴先生增光添彩。该剧中,戴先生扮演调皮贪玩的工人子弟陶利,其玩小火车的片段每场次都博得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

《宝莲灯》和《园丁之歌》给戴大宝先生带来了赞誉,但也给他带来了厄运。1973年,电影《园丁之歌》被定性为宣传资产阶级封资修的大毒草,主要演员戴大宝首当其冲,被定性为牛鬼蛇神而惨遭批斗。据戴大宝先生夫人薛成英女士回忆,戴先生“文革”时所写检查堆起来足有一人高。不过,虽被批斗,但属于可以改造的分子,白天写检查、排戏,晚上参加繁重的演出。遗憾的是,在演出《智取威虎山》过程中不幸倒嗓子,人们从此再也听不到他清脆的淮剧唱腔。倒了嗓子的戴大宝先生,没有被厄运打倒,反而变得更加坚强。每场演出中,除表演必备的武生压轴戏外,还跟邱凤奎学导演,跟名牌大学毕业的管玉明学编剧,使他得以在淮剧之路上继续奋进,为观众编导出连台好戏。

戴大宝先生导演事业的春天是从改革开放开始。他导演的《张四姐下凡》获得首届江苏省淮剧艺术导演奖,《桑园情》获得江苏省第二届淮剧艺术节导演一等奖,歌颂涟水法院原院长的《法官曹世奎》获得江苏省第三届淮剧艺术节导演一等奖,《恩娶义嫁》获得江苏省第四届淮剧艺术节导演一等奖,《有一朵兰花》获得第五届江苏省淮剧艺术节导演一等奖。其一生获奖证书有近百本。他与著名编剧人管玉明先生合作,导演歌颂涟水革命烈士的淮剧《血洒迎春花》,由蔡山河主演烈士徐冠苏,在条件极其简陋的情况下,先后在上海和江苏省巡回演出二百余场,场场座无虚席,获得省政府颁发的“百场演出奖”。

“戴大宝先生是我们涟水淮剧团发展史上的功勋人物,没有他的鼎力支撑,也许淮剧团早就散架了!”涟水淮剧团的老演员们如是说。戴先生德艺双馨,从事淮剧事业近七十年,与涟水淮剧团荣辱与共,结下深厚感情。1989年,全国地方戏剧走下坡路,涟水淮剧团也不例外。当时人心涣散,不少名角演员自谋出路离开剧团,虽然戴大宝先生与时任团长李元芳苦苦挽留,但见效甚微。尽管剧团已发不出工资,但戴先生对剧团不离不弃。当年有不少国内知名剧团慕名前来高薪聘请他去做导演,均被他婉言谢绝。为改变当时的窘况,他在李元芳的支持下,让已在农机公司拿高薪、曾是涟水淮剧团著名旦角的爱人薛成英保职停薪,将其请回团里,排演了淮剧《恩娶义嫁》,该剧剧情曲折,演员演技出色,演出获得成功,竟有一票难求的情况,一举扭转涟水淮剧团的颓势,让剧团在低谷中得以生存,并逐渐走出困境。

戴大宝先生豁达大度,惜才如命,凡是看到或者听到哪里有戏剧好苗子,就会挖空心思想办法招揽过来。涟水淮剧团新生代演员李爽、韩婷婷等都得到戴先生的倾力关照而留在淮剧团。戴先生热心关怀培养团里的青年演员,毫无保留地把技艺传授给他们,享有省内第一淮剧彩旦美誉的许晴,还有在省内外都很有名气的陆前生、张献忠、翟永军、殷金龙、王春华、陆桂军等,都曾受益于戴先生的辛勤栽培。据全国戏剧白玉兰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许晴介绍说,如果没有戴大宝先生,就没有她以后所获得的成就。当年在《包公舍妻》剧中,安排许晴先由小旦转换成青衣,再由青衣转换成花旦,戏剧角色进行彻底转换,而她在淮剧界演花旦已经享誉省内外,根本不愿转换角色,戴先生就苦口婆心地劝导,甚至发脾气硬压,终于使许晴成功地完成角色转换,使得许晴戏路越演越宽广,直至荣登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配角奖榜首。

戴大宝先生一生没有离开过淮剧舞台,为涟水淮剧团再创辉煌殚精竭虑,奉献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即使退休后,还受聘为涟水淮剧团名誉团长,其指导排演的歌颂涟水好支书王伟章的淮剧《闪光的种子》获得省“五个一”工程奖。

戴大宝先生离开他挚爱的淮剧舞台已一年有余。斯人已去,音容宛在。谨以此文祭奠为涟水淮剧事业呕心沥血奋斗终身的戴大宝先生。

(来源:涟水日报,2018年11月20,第三版:文化时空)

责任编辑:淮小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