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淮剧的艺术特色与发展

摘要:淮剧对于许多人来讲可能还是一个陌生的词,从起源到现在一百多年中,淮剧经历了太多的风雨。本文从淮剧的起源和发展为起点,对淮剧做了一些简要的研究与探讨,同时也剖析了淮剧事业的发展在现阶段所面临的一些困难和挑战,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的建议。 

关键字:淮剧; 起源;艺术特色;发展 

淮剧又称江淮戏,它起源于江苏北部的盐城、阜宁、宝应一带,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与说唱音乐、民歌号子有很大的渊源,与徽戏、京剧以及杨、越、沪剧有着密切的关系。解放后淮剧音乐在“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引下得到很大的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淮剧却越来越远离人们的视线,如何重振淮剧昔日的辉煌已经成为遥不可及的奢望。但是,正如一些专家指出的那样,淮剧是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现代人可以不喜欢它,但不能不知道它,尤其是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年轻学子更是这样。为此,本文拟就淮剧的起源、发展以及腔调特点等方面作一系统梳理,以便看清淮剧的真实面容。 

一、淮剧唱腔的源流 

1.香火戏 

中国戏曲音乐,多数在民歌小调以及劳动号子等音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淮剧为地方小戏类型的戏曲剧种,所以更具有起源于发展与民歌的艺术特点, 

历史上盐淮地区巫风盛行。比如为祈求丰收的“青苗会”、延福消灾的“太平会”等,总称为“香火会”,其间设花坛,扬门幡,击鼓串铃,载歌载舞,以此娱乐。随着历史的变迁,“香火会”内容不断衍化、丰富,逐渐演变成为“香火戏”。香火戏是苏北一种地方小戏,形成于清朝同治年间,与民间鬼神信仰有紧密联系,又有称之为“三伙子”、“三可子”等。此时,香火戏艺人常与门弹词艺人共同演出,所以香火戏中有许多来自门叹词的曲调。(门叹词是江苏盐城、阜宁一带流行的一种民间说唱,用来打板乞讨卖唱,就和落地唱书、道情、莲花落等一样) 徽戏班入境之后,香火戏常与徽戏同台演出,称为“徽夹可”。香火戏吸收了大量的徽戏的艺术成就,等到了很大的发展,比如吸收了徽戏的武功与原有的武术相结合,表演也从只唱不做到开始注重“引、白、笑、哭”等表演形式。十九世纪60年,香火戏基本不再附属于巫觋活动,而成为独立的艺术表演活动形式。 

2.江淮戏 

清朝光绪年间,部分艺人因苏北发生水灾先后到上海谋生。其中,如艺人韩太和、何孔德等以用筷子击盘,坐唱演出,称为“搭墩子”。后来骆步蟾、骆步兴、吕凤安、武旭东等人来沪,从唱街头戏,发展到“拉围子”(用布拉成围子,观众在围子里看戏)开始售票演出。这就是淮剧的雏形。1916年,第一家江淮戏园有陆小六子开设,此后马金标在南京开设三义戏园,继而又有一大批戏园相继成立,江淮戏进入剧场演唱,进入剧场初期江淮戏仍是香火戏的演出形式。此时剧目有《隔墙相会》《水漫蓝桥》等。 

3.皮夹可到拉调、淮调、自由调 

二十世纪20年代,又有一些京剧艺人加入淮戏班社,淮戏吸取了京剧剧目、表演艺术、音乐唱腔,进入“皮夹可”阶段。 

江淮戏音乐在“皮夹可”时期得到发展,艺人谢长钰吸收了京剧服饰和化装,又借鉴了京剧的弦乐托腔,并用二胡取代单纯的锣鼓伴奏,把行腔拉长,称之为拉调,拉调的出现,这是江淮戏发展的一次飞跃,拉调也成为了淮戏的主调。 

流行于上河老淮调,与流行于下河呵大咳,是两种不同的唱腔。但由于老淮调过去简陋,观众难以接受,艺人杨金花在老淮调加以软化,东西两路唱腔结合,形成了江淮戏又一种主体唱腔――新淮调 。 

旦角筱文艳与琴师高小毛在1939年一起编创了二胡过门,取代了拉调中的锣鼓伴奏,唱腔变得多样化,丰富了旋律,节奏自由,称之为自由调。 

拉调、淮调和自由调成为了江淮戏的主调。 

4.淮剧中的陈派 

淮剧的主要派别有陈派,周派和武派。其中目前走在最前列的就是陈派唱腔,陈派创始人陈德林敢于突破传统,在改良的过程中他受到了同行以及社会上的用传统观念审美者的质疑和反对,但是陈德林的改革得到了观众的认可,他不断地借鉴沪剧、越剧、歌剧等姐妹艺术的唱腔,大胆的改良自由调、小悲调、老淮调等。在陈德林德不懈努力下,陈德林演唱《刘贵成私访》一炮打响,吸引了多有的淮剧戏迷,不少专业的淮剧演员也向陈派唱腔靠拢,出现了“十生九陈”的现象。 

二、淮剧的角色行当以及艺术特点 

一般戏剧的行当都分生生、旦、净、丑,淮剧也是如此,生、旦、净、丑四个行当中又有分支,最早的“三可子”只分小生、小旦、小丑三个行当,受京剧和徽剧的影响才有所发展,有很多演员能够担任多个行当的角色,也有少数演员可以担任所有淮剧行当的角色. 

淮剧的伴奏乐器有打击乐(扁鼓、苏锣、铙钹、堂鼓等)、二胡、笛子、琵琶、三弦等,现今有的剧团还加入了大提琴等西洋乐器。 

淮剧以淮调、拉调、自由调作为三大主调,其中淮调比较高亢,诉说性较强,一般用于叙事;拉调教细腻,一般用于抒情;自由调具有综合表现能力。除了三大主调,又派生出一些曲调,比如淮悲调、大悲调、一字腔、叶字调等一百多个曲调,他们的主调的调性相接近,调式基本为蓝桥调、八段锦、打菜苔、柳叶子调等。 

淮剧在声调的发展上表现内容不断更新,淮剧的各个流派唱腔也出现繁荣发展的景象。早在香火戏阶段,由于语言等因素,主体曲调分东、西路派系。和西路唱腔口语化,短促而强硬;东路唱腔侧重于旋律,音调纯美。新中国成立后,流行于苏南一带的淮剧以自由调为主,清新明快;苏北的淮剧,仍继续发展淮调、拉调,没有脱离乡土气息。这时出现了一批较有名气的淮剧大家,筱文艳、马麟童、李少林、何叫天等。 

淮剧由于与徽剧、京剧曾同台演出,在表演程式上很大一部分吸收两个剧种的特点,又保留了民歌和一些说唱艺术的特点,所以淮剧表演上素称“能时、能古、能文、能武”。 

淮剧语言把建湖县的方言戏曲化而形成的一种舞台语言。历史上香火戏艺人大多出生于建湖县。建湖的语言相对而言具有语调工稳、四声分明、五音齐全、富于韵味、发音纯正、悦耳动听等优点,1961年,建湖县方言语音界定为淮剧语言基调。 

三 、淮剧的崛起与发展中面临的困难 

1.文革时期 

文革时期大部分的淮剧团被解散,少数幸存的移植上演了京剧样板戏中的《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淮剧的发展虽然暂时收到了负面影响,但是淮剧音乐由于借鉴了京剧的表现手法,丰富了唱腔的板式变化,出现了淮剧唱腔倾向于京剧化。 

2.八十年代 

文革后淮剧艺术事业得以恢复,并取得突破性进展,被解散的淮剧团先后恢复,这一时期现代戏的创作和演出得到很大的发展,如《金色的教鞭》《一字千金》《打碗记》。1982年江苏省淮剧团加入全国现代戏研究会。1983年,江苏省淮剧艺术研究会在盐城成立。淮剧《奇婚记》在全国戏曲观摩演出中,一举荣获各个项目的7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伴奏奖以及绘景奖。至此,淮剧已被全国戏曲界所关注。 

3.九十年代至今 

1990年后,淮剧又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特别要提到的是盐城市淮剧团,盐城市淮剧团始建于1957年,“文革”时曾被撤销,1979年复建,这个不起眼的小剧团,剧团坚持“两为”方向以及“三贴近”的原则,近二十年来,推出了一大批优秀剧目:大型现代淮剧《鸡毛蒜皮》《是是非非》《来顺组长》等。 

4.骄人的成绩 

现代淮剧《鸡毛蒜皮》获文化部第六届“文华”新剧目奖、95全国戏曲现代戏交流演出优秀演出奖、中宣部第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 

现代小戏《彩霞满天》获第十九届曹禺戏剧奖,戏小品大赛银奖。 

现代淮剧《是是非非》《心的承诺》《来顺组长》入围江苏省戏剧节,两次获得优秀剧目奖第一名。 

《十品村官》获中国戏曲现代戏突出贡献奖,先后入选文化部向全国基层剧团推荐的优秀剧目和首届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摘自淮剧资料) 

其中《十品村官》主演王书龙荣获第2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鸡毛蒜皮》《十品村官》演出场次超出500次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5.面临困难 

在江淮地区,许多由社会上淮剧票友组织成的小型剧团,表演的水平和表现能力都比较差,且又以盈利为目的,不追求淮剧艺术上的发展,没有能够真正表现淮剧艺术的美和精化,从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淮剧的推广和发展。现在的淮剧观众偏向于老年化,欣赏能力差,年轻人的审美情趣发生转移,不太能够接受戏曲艺术。 

由于上述原因,现今淮剧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后续力量不足,淮剧演员老年化,省淮现在最年轻的演员也已经36岁了,这是一个戏曲的演员的黄金期,然而多数演员已经远离的这个黄金期,所以淮剧后备人才的培养才显得十分重要,早在前几年省淮剧团招生,一个学生都没有招到,招生工作也只好不了了之,以至于淮剧断档一代人。曾经听说有个剧团招聘的时候,在复试中竟然有学生跳钢管舞应试。此外,由于淮剧团的效益不好,大部分家长也不愿意学生在淮剧上发展,导致了淮剧发展的停滞,产生了淮剧发展中的恶性循环。 

从香火戏到今天有多个派别的庞大系统的淮剧,淮剧经历了太多太多,一百多年,从无到有,从垂死的边缘到蓬勃的发展,淮剧先人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淮剧后人们正在守卫着这份财富,发展着这份财富。 

当今社会呈现出了多元文化的发展趋势,各种强势娱乐媒体的不断对人们的冲击以及人们审美情趣的多方向转移,淮剧演出市场已经逐渐形成萎缩的状态,同时一些很有成就的淮剧老一人相继辞世,然后淮剧的后继之人却寥寥无几,再加上政府的改革,淮剧团体的经济来源又形成问题,淮剧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淮剧已被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这是值得高兴的,但是这也是淮剧人的一次大的挑战,各级政府很重视淮剧后备力量的发展,近年来不断采取大量的措施对淮剧进行保护,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让人们喜欢淮剧,首先要让人们了解淮剧,淮剧应该走入课堂,让学生了解到淮剧的发展史,淮剧的基本腔调。笔者以为,作为江苏的地方剧,首先可以将淮剧引入到江苏省内音乐艺术院校的选修课,然后再逐步扩展,将具有地方特色的主要的江苏戏剧纳入地方戏曲的课程中,只有这样才能将淮剧等一些富有江苏特色的戏曲艺术进行推广,才能真正的解决整个地方戏曲后续力量不足的问题。当然也不能照搬戏曲进课堂,可以加入现代元素,从而引起学生的关注或兴趣,是地方戏曲的发展逐步适应社会,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步伐。 

相信在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扶持下,以及戏曲工作者与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淮剧事业以及我国所有的戏曲事业的发展一定会有一次质的飞跃,一定会解决目前的问题,走上一个的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戴玉升,鲍鹤云,黄斌斌.淮剧音乐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年出版. 

[2]薄森海.淮剧艺术及其唱腔流派.上海音乐出版社,1987年出版. 

[3]管燕草.淮剧小戏考.上海文化出版社,2008-06出版. 

[4]靳蕾记谱整理.淮剧音乐[专著].北京音乐出版社,1959出版. 

[5]中国唱片厂编.淮剧唱片曲谱选 [专著]上海文化出版社,1958出版. 

[6]朱恒夫.中国历代戏曲作品选.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出版. 

(本文来源:《大舞台》2010年5期,项目来源:江苏省教育厅;项目类别: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项目编号:09SJD760019) 

 


责任编辑:淮小戏
文章标签: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