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淮剧之起源与发展

  摘要:淮剧是江淮平原上戏剧艺术的一朵奇葩。原称江淮戏,形成于盐阜和江淮一带,是江苏省主要地方戏剧种之一,建湖县是该剧的主要发源地,被人们称之为“淮剧之乡”。其历史悠久,流行于江苏、上海、安徽、台湾等地。
  关键词:盐城建湖;淮剧;语言;音乐
  建湖,地处黄海之滨,位于江苏省苏北地区,隶属盐城市,素有“水乡明珠”之称。
  沧海桑田,建湖人杰地灵。“九龙墩”的汉代墓葬群落,矗立千年的唐代朦胧宝塔,无不烙下建湖五千年历史的悠久印记,“当为国死”而抱帝蹈海的民族英雄南宋臣相陆秀夫,声震联大的著名外交家乔冠华,都是流芳百世的建湖骄子;另外,建湖还是杂技、淮剧之乡,其淮剧独树一帜,源远流长,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而名誉海内外,成为江苏省三大重点剧种之一,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淮剧与建湖人民相生相伴,世代相传,它植根于人民大众,其乡土气息向人们展示了特有的质朴性格。究其起源,于清代中期,在江苏盐阜、清淮宝一带流行一种由家民号子和栽秧调、田歌雷雷腔发展而成的说唱形式门叹词,形式为二人对唱或一人单唱,仅以竹板击节。后来与苏北民间酬神的香火戏结合,被称为江北小戏。之后,又受到徽剧、京剧的影响,在表演、唱腔和剧目等方面逐渐丰富,已由单个的民歌俗曲进化为较为复杂的说唱艺术,形成淮剧。


  淮剧语言是以建湖地方方言为依据,经过戏曲化处理形成了一种舞台语言。建湖县地处淮剧发祥地的中段,该地的语言与周围地区相比,具有发音纯正、语调工稳、四声分明、五音齐全、富于韵味等优点,相传有“中州韵”之称,为不同时期的淮剧艺人所采用。1961年,淮剧艺术考定委员会汇集上海、扬州、淮阴等所有淮剧界的专家、艺人的意见,遂确定建湖县的方言为淮剧音韵考定语,这是淮剧剧种的核心标志,同时适当地吸收周边地区具有普遍意义的字音加以丰富。
  对于淮剧的唱腔,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特色。唱腔的结构,是从原无伴奏高腔音乐体系演化为戏曲化、抒情性板腔音乐体系。淮剧的唱腔曲牌有数十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是淮调、拉调和自由调。淮调,又叫淮北调、淮蹦子或老淮调,特点是高亢、粗犷、刚劲、朴实、诉说性强,其发源于苏北西部,是在当地的秧歌、号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拉调,又叫老拉调,委婉细腻,线条清新,适用于抒情性的场景,比淮剧早期的许多叙述性唱腔增加了抒情成分,与淮调相比更加旋律化。拉调的产生进一步促进了淮剧曲调板腔化的发展,为后来自由调的创作奠定了基础。而自由调,从其名就可看出此调的最大特点是“自由”。它的产生是淮剧在发展过程中顺应时代变化不断打破各种不必要的条条框框努力寻求自我突破的表现。其特点是:一、板式节奏随人物情绪的变化而转换:二、唱词格式灵活;三、曲调流畅爽朗,音区活动范围较大。现如今,“自由调”体系曲牌已在淮剧唱腔音乐中占有很重要的角色。自由调的产生不仅使淮剧的唱腔进一步向着板腔化、戏剧化发展,而且也促进了淮剧剧目和表演艺术等方面的改革与发展。
  对于声调的发展,随着表现内容的不断更新,淮剧的流派唱腔也呈现出了繁荣景象。因为语言等因素,早在淮调和呵大海形成阶段,主体曲调就有东、西路派系之分。东路唱腔音调纯和,富于旋律。西路唱腔短促强硬,近似口语化。建国后,流行在江南的淮剧以自由调为主体贯串发展,清新明快。而苏北的淮剧,仍然保持以淮调、拉调为主要发展线路的特色,乡土气息甚浓。不少有成就的淮剧演员,从这些不同声腔体系中创新出新腔,如筱派(筱文艳)、马派(马麟童)的自由调,何派(何叫天)的拉调(叠旬、连环句)、李派(李少林)的拉调(闪板)等。
  淮剧表演对演员的要求较高,要能诗、能古、能文、能武,由于曾经与徽剧、京剧等剧种同台演出,所以它较多地吸收了诸剧种的表演程式,同时淮剧又保持了民间小戏和说唱艺术的一些特色,如以唱功见长等。徐长山演《滚灯》,头顶一叠碗钻桌上凳作倒立、劈叉等动作。其它比如耍手帕、耍盘子等杂技,也大多从徽戏中吸收而来。淮剧的角色行当有生、旦、净、末、丑,各行又有分支。如生分老生、小生、红生、武生。旦行分青衣、花衫、老旦、彩旦等。早期的三可子,只有小生、小旦、小丑三个行当。后来受徽剧和京剧影响,才逐渐有所发展,有了大二三花脸,老少父母旦的说法。但也并非全部严格分行,很多演员都是一专多能,文武双全。少数全能的演员,能担任淮剧所有行当的角色。
  大二三花脸即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大花脸一般都扮演较有身份的帝王将相角色,如《封神榜》里的纣王;二花脸一般都是扮演较有武功的人物,如《汴梁图》里的郭燕威等;三花脸亦称小花脸,即小丑,如《活捉》里的张文远等。
  “老少父母旦”,是指老生、老旦、小生、小旦四个行当。老生,凡是年长的男性角色都包括在内,如《扫松下书》的张广才等;老旦,凡是年长的女性角色,全归老旦行当,有偏重于唱的,如《探寒窑》的王母,较重于戏剧艺术的一株奇葩,也因此促使其不断发展,但就其发展,还是历经坎坷的。续其上述的淮剧艺术形成之后,1906年,淮河洪水泛滥,苏北各地农民、淮戏艺人,纷纷逃荒,涌向上海,以拉黄包车等出卖劳力,生活极其艰难。民国5年开始,上海有了首家演淮剧的戏园,淮剧的表演艺术逐步向着剧场艺术过渡。淮剧艺术在上海得到发展,淮剧班社也有了扩大,较有影响的先后有骆家班、谢家班、武家班、单家班等。淮剧虽在上海站住了脚,但社会地位很低,因而只能在市区边缘地带演出,戏院票价低,条件差,艺人们的生活仍很艰苦。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市面萧条,演出淮剧的场所大部分停业。许多艺人纷纷逃难回到原籍苏北,留在上海的艺人,虽勉强维持演出,但上座率低,难以糊口。有些艺人,甚至名演员在演戏之余,去拉黄包车、摆摊做小买卖等等。
  抗日战争胜利后,许多淮剧艺人纷纷从苏北重返上海组班,形成众多班社。1949年5月上海解放,淮剧艺术遵循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文革”中,上海淮剧艺术也受到严重摧残,许多从业人员被赶下工厂“战高温”达八年之久,区属淮剧团全部被迫解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上海淮剧事业得到了复苏和发展,许多被禁锢的优秀传统剧目被重新搬上舞台。但令人痛心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再也没有看到淮剧有新的发展了,淮剧渐渐被人忽略。
  至此,淮剧可谓是历经盛衰。被尊称为“淮剧之巅不老松”的全国著名淮剧表演艺术家马秀英在参加纪念《盐阜大众报》创刊65周年演出时说过:“上海的淮剧和盐城的淮剧,是一脉相承的,盐城就是我们淮剧的根。只有根保护好了,淮剧才能有所建树。对淮剧的保护和发展,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马秀英也认为许多人提出的“先保护后发展”模式,值得警惕。必须在接受保护的同时,不断地创作新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淮剧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而如今淮剧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让我们对淮剧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我们不能让淮剧的剧种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更不能让淮剧的艺术价值从我国传统的文化价值中流失。
  参考文献:
  [1]薄森海,《淮剧音乐及其唱腔流派》,上海音乐出版社,1987.
  [2]戴玉升,鲍鹤云,黄斌斌,《淮剧音乐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
  [3]《江苏戏曲志》和《淮剧志》.

责任编辑:淮小戏
文章标签: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