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淮剧——乡音

  戏曲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幅员辽阔,剧种众多,诸剧种音乐风格各异,精彩纷呈。江苏的淮剧,风格浓郁、个性鲜明,其特有的艺术魅力,犹如一朵美丽的小花,绽放在民族艺术的百花园中,清纯可人、芳香四溢。

一、淮剧音乐的形成

  江苏是一个流传着多种戏曲曲种的戏曲大省。既有锡剧、扬剧、苏剧等本省剧种,也有京剧、越剧等外来剧种。其中最主要的本省地方剧种有:淮剧、扬剧、锡剧和淮海戏。

  淮剧又称江淮剧(台湾省现称),系基于民间说唱音乐而丰富发展,属于民间说唱类型说唱系中的一个剧种,发源于古制“淮六属”中的两淮、盐阜与“扬八属”中的宝应等地,即由东(下河地区)、西(上河地区)两大支流的音乐汇合而成,距今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了。它流行于大江南北,沪宁线上,安徽省部分地区,特别是在苏北地区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

  淮剧最早是在"门叹词"(一种由逃荒农民沿门求乞时所唱的曲调,开始时是一人敲夹板独唱,后发展为两人对唱)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与“香火戏”(农村中乞求丰收的‘青苗会’中所唱的曲调)合并为【三可子】(又名【三伙子】【呵大咳】),后又吸收了淮安流行的【秧天工鼓调】,逐渐形成为“江北小戏”。常与徽班合演,又称【徽夹可】,也因此淮剧吸收了徽剧剧本、曲牌、唱腔与表演方面的长处,使“江北小戏"逐渐丰富起来,并从演对子戏发展到演本头戏,如”九莲十三英”等,开始被人们称作“江北大戏”。

  淮剧音乐的发展后来形成了两部分。1912年左右,淮剧艺人何孔德、陈达三、骆云卿等首次将淮剧带到上海街头演出,并在1914年建立了第一个江北戏院,逐渐有了自己的演唱技巧和剧目,成为了上海的一个主要剧种。淮剧进入了城市,但受到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影响而走了一些弯路。而苏北,在抗日民主政权的领导下,尊照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各文工团纷纷建立,积极创作演出现代淮剧,对淮剧的发展与提高有很的的影响与贡献,使淮剧渐渐发展成为江苏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

  总的来说,淮剧的发展阶段可分为建国前和建国后两个阶段。而建国前的淮剧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

  1、香火调时期(1900年前—1927年)

  主要演唱【香火调】【淮调】等,腔调高亢,均用竹板击奏,锣鼓伴奏。其中【淮调】的兴起奠定了淮剧唱腔音乐的基础。淮剧形成初期自始至终仅唱此调。

  2、老拉调时期(1927年—1939年)

  男旦演员谢长钰1927年与琴师戴宝雨合作,借鉴京剧的表现手法,在【呵大咳】的基础上创造了一字多腔、韵味醇和的新腔,由戴宝雨用四胡伴奏,因为这是淮剧种第一次有了“拉”——伴奏的调子,故被当时群众称为【拉调】。其兴起迅速影响了大江南北淮剧唱腔的发展。它形成于上海,又很快传至苏北,成为该时期除淮调外常用的曲调。其发展既是对【淮调】功能的补充,,又为【自由调】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3、自由调时期(1939年—1949年)

  1939年,淮剧演员筱文艳,何叫天等受京剧的过门有利于表演的启发,在琴师高小毛的合作下,用二胡取代了【拉调】还保留着的“起、落板”锣鼓伴奏,创写了过门,并将在【拉调】基础上初步形成的新腔进行变革,使原来单一的落音多样化,变化了唱腔节奏……从而使淮剧的结构更多变,形式更自由,故被称之为自由调。

  建国后,遵照“推陈出新”的方针,一批新音乐工作者调进戏团,进行了抢救音乐遗产、整理传统曲调、尝试男女分腔和新的演唱形式的运用等一系列的继承与创新工作。

  1961年春“盐城专区淮剧艺术研究考订委员会”成立,下设以司宏钟为组长的音乐研究小组,进行了为期三年的研究考订工作。这使淮剧得到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系统而全面的整理与规范,并得到了较普遍的推广。

  1979年后,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表示新内容的需要,淮剧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音乐创作、乐队编制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提高。

责任编辑:淮小戏
文章标签: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