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品村官》看“盐淮现象”

  在常州举行的2004中国戏曲现代戏优秀保留剧目展演活动上,作为唯一一部反映当前农村生活的现代戏,作为参加展演的唯一的县级剧团,盐城市淮剧团创作演出的大型现代淮剧《十品村官》以其流畅、优美的舞台呈现征服了所有的观众,同时这个剧目在推进戏曲现代戏创作演出等方面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和成功经验,成为这次学术研讨会上谈论最多的一个成功的范例,更是与会专家学者极为关注的话题之一。

  值得关注的“盐淮现象”  研讨会上戏剧界的专家学者盛赞曾经推出打《碗记》、奇《婚记》、鸡《毛蒜皮》、十《品村官》等一批优秀现代戏剧目的盐城为现代戏之乡。尤其是盐城市淮剧团在编演现代戏方面成果显著,相继推出了一批在全省和全国有影响的剧目:大型现代淮剧《鸡毛蒜皮》先后获’95全国戏曲现代戏交流演出优秀演出奖、文化部第六届“文华新剧目奖、中宣部第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大型现代淮剧是《是非非》、《心的承诺》、十《品村官》连续三次入围省戏剧节,并两次获得优秀剧目奖第~名,江芬省首届、第四届。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十品村官》于1999年创作首演以来,至今已演出718场,观众达80多万人次,实现演出收入106万元,分别获江苏省第三届淮剧节、第三届江苏省戏剧节优秀编剧奖,并应邀赴宁晋京参加庆十“六大全省、全国优秀剧目参演,王书龙也因主演这部戏而荣获第2O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真正做到了出人、出戏、出效益。著名戏剧家曲润海在发言中多次提到了盐城市淮剧团。他说,一个县级剧团出了一部《鸡毛蒜皮》已经是很了不起了,如今又推出了一部十《品村官》,更加了不起,他们致力于现代戏的创作和演出,不是出一个戏,而是不断地推出新品,成就斐然,其精神令人敬佩。他们有一支相对稳定的创作队伍,建立了一套比较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因团制宜,推出了一批有影响的现代戏剧目,扩大了淮剧这个地方剧种的影响。他说,不是所有的剧作家都能搞出现代戏,有的人写历史题材行,写现实的题材就很难,但有的人就是擅长现代戏,并且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形成自己的风格。比如河北的赵德平,他就为他那个大厂评剧团写现代戏;江苏的陈明就是为他那个盐城市淮剧团写戏,而且一个接着一个,都写得很好。久慕十《品村官》之名特地赶来看戏的苏州滑稽剧团、山西运城眉户剧团的艺术家们一路上不住地称赞,戏演得太好了,太精彩了。得知这个戏的主演、团长王书龙就在车上,当时就有人提出向他购买这台剧目的演出光盘。说起这一现象,《中国戏剧》杂志社副主编姜志涛在研讨会上发言时特别激动,他说,正因为这些剧作家、这}羊的剧团立足本地,立足基层,走向市场,打破疆界,戏曲现代戏的创作演出才得以繁荣,并日趋成熟。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出采的这些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关注,值得我们深思,值得我们去研究。

  对都市戏曲与新乡土戏曲的探讨  《十品村官》以其浓郁的生活气息、喜剧的演出风格、鲜活的戏曲语言以及其内在的、与戏曲为一体的戏曲化被与会的专家学者所津津乐道。上海戏剧学院副教授、剧作家陆军对这个戏更是偏爱有加,他说,剧作家的那种幽默又充满智慧的语言、那种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是^、所没有的,很有地方特色;这与山东吕剧院场面蒙华、气势恢宏、阵容强大的《补夭》是迥然不同的两种演出风格,比较而言,我更喜欢前者,因为它更接近戏曲的本质,朴素、简炼,有一种回归自然的亲近。关于目前出现的戏曲都市化倾向,剧作家陈明有他独特的见解,他认为,要加快戏曲的现代化进程,必须倡导戏曲作品风格的多样化,满足不同层面观众的欣赏需求,维护好文化生态的平衡。在一个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中国,农民观众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庞大的戏曲文化消费群体,如果戏曲一味都市化,势必会造成这一群体在一这方面的消费缺失,这与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是不相符的;相反,乡土戏曲如果为了赶时尚、追潮流,硬要挤进都市戏曲这趟车,不顾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东施效颦,邯郸学步,反而会陷入迷失自我、最终被观众抛弃的尴尬。乡土戏曲绝不意味着粗制滥造、品味低下,随着时代的发展,乡土戏曲也在与时俱进,跟着新生活的步伐前进。都市戏曲也好,乡土戏曲也罢,包装只是~种形式,根本的一条是要老老实实写出好戏,戏好观众才会喜欢,好戏才能成为久演不衰的保留剧目。杨《三姐告状》、《李二嫂改嫁》、《十品村官》演出受欢迎程度都以不争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对创作演出戏曲现代戏一线的基层剧团的关注  作为来自创演现代戏一线的、最基层剧团的主创人员代表,剧作家陈明坦言,县级剧团在创演现代戏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剧作家和演职人员长期在基层摸爬滚打,他们有生活,最了解基层观众需要什么,能出好本子、好剧目,但由于人力、财力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难以走出去交流,艺术上也很难一下达到一定的高度,他们是特别需要关注的弱势群体。地方戏曲最能体现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底蕴,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要经营好这个剧种,使剧种的优秀剧目能保留下来,代代传承,除了依靠政府的投入,从业人员自身更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锲而不舍、持之以恒。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编导周闰忱忱对于《十品村官》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以及短短五年时间内能演满七百场的市场业绩既惊讶又赞叹不已。在采访了山东吕剧院院长、《补天》编剧、著名剧作家刘桂成之后,紧接着她就采访了陈明,她说,没想到你能把养狐狸这样一个很小的故事写得这么好,演得这么精彩,与《补天》虽然风格不同,但各有特点,都能使观众获得审美的享受。著名戏曲导演、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中心主任黄在敏先生多次例举淮剧《十品村官》,剧本的创作体现了剧作家微笑着诠释生活的乐观态度,他对于该剧第五场田来顺与李彩珠骑自行车的那段舞蹈更是赞不绝口,认为它既是生活的,又是艺术的,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是对传统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体现了深厚的艺术积累。(原载:《剧影月报》2004年05期)

责任编辑:淮小戏
文章标签: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