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剧文化的空间扩散及其文化区演变

一、起源与发展

  在长江以北、淮河以南、运河以东的苏北平原,有清江、淮安(上河区)、宝应(里河区)、盐城、阜宁(下河区)等县市。明清两朝,清淮盐阜四地属淮安府,宝应属扬州府,这一区域就是孕育淮剧的最初土壤。对于淮剧的生成过程,大致可以概括为:起源于“门叹词”,孕育于“香火戏”,并受徽剧影响,直至清末逐步定型,具体可分为4个阶段:

  (1)第一阶段为以门叹词为代表的说唱艺术和僮子戏、香火戏合流形成淮剧之雏形。明清之际,盐、阜及清、淮、宝一带流行农民号子和田歌“雷雷腔”、“栽秧调”,并逐渐形成一种“门叹词”(亦称“门弹词”)的说唱艺术。所谓“门叹词”是指遇到灾年时,穷苦的农民和盐民为乞讨方便卖唱的词,其间也包括民间艺人,唱门叹词是一种谋生手段,其曲调多哀怨凄凉,用来诉说自己的悲惨经历。此外,明清时期苏北乡间巫风极盛,僮子者甚众,如祈求丰收做“青苗会”、延福消灾做“太平会”等“香火会”。其时,设花坛,扬门幡,击鼓串铃,载歌载舞,以娱会众。随着历史的变迁,这类活动内容不断丰富、衍化,逐渐发展成“香火戏”,所谓香火戏就是苏北一种与民间鬼神信仰紧密联系的地方小戏。

  (2)第二阶段为香火小戏发展为江北大戏。19世纪60年代初,香火戏逐渐摆脱宗教仪式活动成为一种独立的演出形式,当时的很多艺人既唱香火戏又唱门叹词,使这两种艺术形式最终融合到了一起,形成了所谓“三可子”小戏[0],其唱腔由流行于境内的《香火调》和《淮蹦子》组成。清代中叶,伴随着两淮盐业的发展,从事盐业经营的徽商不但盘踞在扬州、淮安等当时的繁华大城市,也开始向里下河腹地渗入。徽商带来了徽班,香火戏常与徽戏同台或合班演出,名曰“徽夹可”。香火戏表演从只唱不做到开始注重“一引、二白、三笑、四哭”等表演程式[1],并大量吸收徽戏剧本、曲牌、唱腔等方面的艺术成就,使原先的“三可子”小戏不断得到丰富提高,最终发展为“江北大戏”。

  (3)从江北大戏到江淮戏再到淮剧。到20世纪初,已经有众多小戏班遍及盐城、淮安及里下河腹地并逐渐向长江以南发展。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洪泽湖溢,上、下河一片汪洋[2],部分香火艺人逃荒到上海,搭墩子,唱茶馆,演会戏以谋生,当地群众称之为江淮戏。20世纪20年代,一些京剧艺人先后加入江淮戏班社,带来了京剧剧目、表演艺术、音乐唱腔,进入“皮夹可”(或称“京夹淮”)阶段。这段时期内,江淮戏不断从京剧中吸取养料,先后创造出了“拉调”和“自由调”,趋向成熟。1931年的苏北大水灾和1945年的抗战胜利,大批苏北人和江淮戏艺人相继来沪,使得江淮戏这一剧种传遍沪上。在江南江淮戏大发展的同时,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掀起了一场群众性的文艺运动,其时盐淮地区三可子艺人重组班社,为抗日宣传创演了大批现代戏。此时,三可子易名为“淮戏”,也称“新淮戏”,这一过程为淮戏的普及和发展提高做了大量工作。新中国成立以后,淮戏和江淮戏合称,1953年正式定名为淮剧。

  (4)1949年后淮剧的成熟发展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淮剧得到了更大的发展,苏沪两地淮剧流行区的大部分市、县先后成立了专业的淮剧团,各剧团建立剧本制和导演制,相继有了编导队伍,并配备音乐、舞美等各方面的专业人员,整理和演出了大批传统剧目。改革开放时期,淮剧虽也像兄弟剧种一样,面临新挑战,但舞台综合艺术质量又有了新的提高。许多优秀剧目、唱段被录成像带、音带、唱片在全国、在境外发行。同时苏沪两地淮剧艺术交流愈渐频繁、两地共同推动着传统戏曲文化的向前发展。

责任编辑:淮小戏
文章标签: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