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剧文化的空间扩散及其文化区演变

三、淮剧空间扩散因素的系统分析

  以时空为载体的文化革新信息或其具体物质表现形式在时间和空间两维上的传播与扩散的内在驱动力是目标空间的“地理场效应”所产生的引力和文化自身作为一个有机体在时间上的延续和更好生存的需要[8],文化扩散的影响因素很多,王康弘等提出了环境约束、区域引力、空间距离、地形摩擦、文化惯性和文化革新等6个因素[9],罗平等综合为文化传播势能、空间距离、空间扩散摩擦力和文化惯性4种因素。笔者以此二人研究为基础,兼及淮剧实际,提出以下淮剧文化的扩散模型:

(1)

  式中S为接受源地淮剧文化的扩散值,Er为扩散环境,q为区域引力,d为空间可达性,g为空间扩散摩擦力,r为文化革新,这五个因素相互制约并相互作用,其中扩散环境是基础,它直接影响文化扩散过程的顺利与否及文化扩散的结果。同一种文化信息在不同的环境中扩散,其结果也不相同。这里可将淮剧的扩散环境进一步细分为自然环境、文化艺术环境,以下简要分析之。

  灾变事件与淮剧扩散 自然环境中首当其冲的当为灾变事件。由于文化革新力量和文化内在的保守势力的相抗衡,文化空间扩散启动时往往很困难。当灾变事件出现时,往往打破这种平衡,因而文化大规模扩散常启动于灾变事件之后[10]。淮剧发源地所在的苏北平原地处江淮流域,为北亚热带气候区,这里气候温润,四季分明,是历史上著名的鱼米之乡,唐宋时期所谓“江淮熟,天下足”即言此。自南宋建炎二年(AD1128)黄河夺淮入海,历经700余年,尤其是明清时期黄河全流夺淮后,黄河、淮河、运河在此地交汇,苏北里下河地区成了中国水旱灾害最频发的地区之一,于是每有灾害,人们不得不背井离乡沿街乞讨,这便是淮剧雏形门叹词的起源。清光绪三十二年(AD1906),苏北发生特大水灾,民不聊生,不少灾民沿着运河、进入长江辗转来到上海,不久后的1911、1921、1931年的洪水泛滥更多的人离开苏北,到上海和江南去谋生;在以后的几十年间,战乱更甚于自然灾害成为移居上海和江南的原因[11],据估算,到建国初在上海的苏北人约有150万,占城市总人口的25%[12],苏北移民是上海移民中的最大群体[13]。

  地貌环境与空间扩散 摩擦力、文化艺术环境与文化革新苏北平原一马平川,平坦的地貌使得它几乎不存在地形摩擦,而里下河一带更是水网地区,但北为淮河,西为运河与洪泽、高邮诸湖、东为大海,南为长江,这一块相对完整且相对隔绝的地域单元河湖摩擦力显著(图2),故早期香火戏的扩散向北不能越过古淮河,向南亦不能跨过长江,这也直接导致其内部可达性高。而明清时期发达的盐业生产则吸引了徽商和徽班的到来,作为区域引力的一种体现也间接促进了文化革新,这些都为淮剧早期的孕育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为地域文化的鲜活体现,淮剧发轫初期得以快速扩散的重要基础是苏北平原较为均质的文化分布和高度一致的民系认同,明清时期的里下河地区自北向南分属淮安、扬州二府,稳定的行政建置促使其形成了相对一致的语言文化和较高的认同感,相同的文化渊源、相近的空间位置为“香火小戏”的文化适应及进一步扩散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艺术环境的差距和差异是推动艺术发展的关键。这个关键在淮剧的两大中心――苏北和上海之间恰好存在。上海在20世纪30、40年代已经逐渐成为远东十分有影响力的繁华大都市,各种戏曲文化在此“争香斗艳”,苏北乡土的江淮戏到了大上海的都市艺术环境下,必须吸收借鉴本地文化以改革自身以求发展。

  区域引力、空间 可达性与淮剧扩散以上海为代表的江南地区之所以能够对淮剧扩散产生最强大的引力,一方面是淮剧本土的水旱、战祸频繁,另一方面近代以来的苏北平原迅速衰落,而一江之隔的上海和苏南地区则是中国工商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尤其是上海大都市的繁华吸引了大批苏北难民的到来,为淮剧的兴起和繁荣提供了观众基础;较近的空间距离和清末以后陆路交通的大发展使得苏北至上海、苏南的可达性大大提高,这保证了淮剧迁移扩散的顺利展开。


图2清代江北的主要河道及城镇(公元1820年)
Fig2. The river channels and towns in the north of Yangtze River in Qing Dynasty(AD1820)
资料来源:根据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基础数据改绘。

 

  注释:
  [0]所谓“三可子”即只需要3个人就可以演唱的小戏。
  [1]2006年为淮剧进入上海100年,上海戏曲界为此举办了隆重的纪念活动。
  [2]吴必虎.历史时期苏北平原地理系统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59.
  [3]Hagerstr and T.Innovation Diffusionasa Spatial Process1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7
  [4]张晶.论文化地理学基本理论与主要内容.人文地理,1997,12(1):41~42.
  [5]陆大道.论区域的最佳结构与最佳发展——提出“点-轴系统”和“T”型结构以来的回顾与再分析.地理学报,2001,56(2):127~135.
  [6]彭静,朱竑.天主教在广西沿北部湾地区传播、扩散过程中的海岛效应和点轴模式.人文地理,2007,22(4):113~118.
  [7]上海地方志办公室.上海文化艺术志.
  [8]罗平,何素芳,伍兆强等.基于扩展CA的文化传播时空模拟研究.热带地理,2002,22(4):371~374.
  [9]王康弘,耿侃.文化信息的空间扩散分析.人文地理,1998,13(3):50~54.
  [10][美]韩起澜著.卢明华译.苏北人在上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1]谢俊美.上海历史上人口的变迁.社会科学,1980,(3):107~113.
  [12]陈橹,唐李.论清末民国时期苏北人进入上海的途径、过程与规模.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2):34~38.
  [13]何金海.苏北人上海地方文化的一个问题.上海建设职工大学学报,1999,(1):38~39.

责任编辑:淮小戏
文章标签: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