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不死的百年淮剧

唱不死的百年淮剧

今天,在淮安尚有三家淮剧团,无论是淮安市淮剧团还是楚州淮剧团或是涟水淮剧团。这朵出生于乡野的曲艺“小花”未来能否花开不败,需要更多人的关注与一代又一代人的执着付出。

淮剧活化石顾少春:演好丑角,将粤剧融入淮剧

淮剧活化石顾少春:演好丑角,将粤剧融入淮剧

顾少春依然闲不下来,他甚至将自己对淮剧的热情投入至脸谱的制作工作中,相继制作了几十个依照人脸比例的脸谱,栩栩如生。如今,这位淮剧活化石终于老了,听不清,也唱不动了,往昔辉煌已如过眼云烟,但淮剧却在悄无声息中慢慢融入他的生命中。正如他在采访中不断笑着强调的,“我把大麦‘种’到了中南海。”淮剧是他一生的骄傲。

筱文艳——海上淮剧的一道绚烂风景

筱文艳——海上淮剧的一道绚烂风景

“菜籽花开一片黄,兄送妹妹回家乡……”一曲淮剧《千里送京娘》的唱段在黄山上回荡。演唱者不是别人,正是淮剧表演艺术家筱文艳。游客闻声...

淮剧梅兰芳:筱文艳——漫漫人生如戏,悠悠岁月当歌

淮剧梅兰芳:筱文艳——漫漫人生如戏,悠悠岁月当歌

淮剧梅兰芳筱文艳历任上海人民淮剧团艺委会主任、上海淮剧团团长,中国文联第三届委员,中国剧协第二至四届理事、上海分会副主席。1939年新创出旋律婉转、行腔自如的“自由调”,成为淮剧三大声腔之一,并创立“筱派旦腔”。

缅怀“淮剧皇后”筱文艳

缅怀“淮剧皇后”筱文艳

作者:未知   著名淮剧表演艺术家筱文艳离开我们已经三年多了,她的不幸辞世是我们淮剧界一个重大损失!本人作为她的晚...

马麟童:淮剧马派自由调创始人

马麟童:淮剧马派自由调创始人

马麟童,出生于高港口岸码头工人兼武术之家。幼年随父练习拳棒武术,11岁进广州童子团(马戏团)学杂技,15岁因父思子,将他带回上海,进淮剧武家班攻文武老生,25岁名扬上海。1946年,他创建民间职业剧团——麟童剧团,1949年,定名为麟童淮剧团,1952年升格为上海淮剧团。

何长秀:唱响淮剧“咏叹调”

何长秀:唱响淮剧“咏叹调”

如果说《嫦娥奔月》里的小仙女是何长秀凭着一股冲劲展示的新莺初啼,那么《哑女告状》里的掌赛珠,则让何长秀真正从一个演员的角度开始琢磨、钻研淮剧的表演艺术——而这个角色至今仍是何长秀最广为人知也是最被戏迷乐道和喜爱的代表角色之一。

出类拔萃的淮剧老旦徐桂芳

出类拔萃的淮剧老旦徐桂芳

徐桂芳,原名徐贵圃,江苏省盐城县人。上海淮剧团著名表演艺术家。1951年凭借《岳母刺字》一剧荣获演员一等奖。运用老生“马派自由调”揉合自身高吭嘹亮的嗓音特长,创造了“徐派”唱腔。在《杨八姐游春》、《探寒窑》、《大禹治水》与《牙痕记》等剧中,塑造了许多性格各异的中老年妇女艺术形象。

何益山为淮剧奉献一生

何益山为淮剧奉献一生

何益山9岁学艺,13岁拜徽班艺人为师,16岁演文武小生,18岁时率“长盛班”频频亮相于苏、沪一带。何益山曾经演出了近10年的京剧,有“淮剧麒麟童”之美称。回归淮剧舞台后,他长期领衔多家淮剧班,并整理演出了《单刀会》《寇准背靴》《扫松下书》等优秀剧目。

我与淮剧艺术的不解之缘

我与淮剧艺术的不解之缘

弘扬淮剧、搞好传承。淮剧,是盛开在江苏大地上一朵绚丽多彩的戏曲之花,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200余年的演进,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跻身于中国戏曲艺苑之中。盐城是淮剧艺术的重要发源地,南方飘逸儒雅的吴越文化和北方厚重刚劲的齐鲁文化在历史的变迁中以各种方式方法在这里交汇、融合。